在城镇体系研究中,孙靖国《桑干河流域历史城市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对桑干河流域从秦汉到20世纪80年代的城址变迁进行了梳理和考证,复原了秦汉、北魏、唐辽、明代和清代的城市分布格局,进行连续的时间剖面的对比。张安福、田海峰《城址遗存与汉代西域屯城布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5年第2辑)对两汉不同时期西域屯城分布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城镇化方面的研究,路伟东《清末民初西北地区的城市与城市化水平——一项基于6920个聚落户口数据的研究》(《历史地理》第32辑)利用清末甘肃的“地理调查表”中的城乡户口资料,得出与前人不同的清末甘肃聚落人口分布区间结果。相关研究还有张剑光等《六朝江南城市人口数量的探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等。 3历史经济地理研究。陈晓珊《熙丰变法时期各地市易机构的分布特征与作用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年第4期)采用市易机构作为研究北宋经济地理格局的指标,认为全国各地市易机构的布局体现了不同的区位特点和工作重心。张新国《唐代吐鲁番与敦煌地区受田差异初探——以敦煌吐鲁番文书为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4年第1辑)发现敦煌地区民户实际受田数额较多,指出受地区域差异的存在以及旧制度的影响,唐代户籍的书式不可能在全国任何地方都整齐划一地贯彻执行。任长幸《西夏盐池地理分布考》(《盐业史研究》2015年1期)对西夏时期盐池分布进行了考证。杨煜达《清代云南铜矿地理分布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兼论放本收铜政策对云南铜业的影响》(《历史地理》第29辑)和马琦《清代黔铅京运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4年第3辑)都对清代中央政策影响下的云南矿产地理变迁进行了研究。土地利用方面,由于清代史料丰富,且系统性较强,适宜进行方法方面的探索,这方面的研究有:姜蓝齐等《清末耕地空间分布格局重建方法比较》(《地理学报》2015年第4期)、潘倩等《清代中期江苏省土地利用格局网格化重建》(《地理学报》2015年第9期)、袁存等《清代中期苏皖地区耕地数据网格化处理及精度对比》(《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1期)等。 4历史灾疫地理研究。龚胜生等《南宋时期疫灾地理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5年第1辑)、王晓伟等《清代江南地区疫灾地理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5年第3辑)分别揭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疫灾的频度、广度、分布中心以及出现规律等问题。李钢等《明清时期河南蝗灾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联系》(《自然灾害学报》2015年第1期)利用史料记录建立了明清时期河南蝗灾数据库,探讨了蝗灾动态与气候变化的关联。相关研究还有朱永杰等《洪武年间河南自然灾害时空特征探析》(《农业考古》2014年第4期)、张剑光《唐五代江南的城市灾害与社会应对》(《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等。 5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张伟然《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中华书局,2014年)围绕中古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地理意象,对“江汉”、“洞庭”等意象在中古文学中的表现,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进行了研究。潘晟《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商务印书馆,2014年)对宋人观念中的地理学内涵及其变迁、宋代地理学的发展进行了研究。范璇《试从唐墓志看唐人地域观念》(《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通过墓志资料证明唐人对南北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观念。 6历史社会地理研究。21世纪初,王振忠、吴宏岐等学者先后提出“历史社会地理”的概念和理论方法,近年来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内涵逐渐明晰,如谢湜《高乡与低乡:11—16世纪江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三联书店,2015年)等。程森和刘立荣《省界错壤与洪灾调适冲突——以明清卫河下游直鲁交界地区为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5年第2辑)、潘明涛《何处是稻浦——16世纪以来滏水上游稻作的历史变迁》(《历史地理》第32辑)从水利社会的视角进行区域地理的研究。 7地理学史研究。随着古地图的大量披露,研究成果也在增多。韩昭庆《制图六体实为制图“三体”论》(《中国科技史杂志》2015年第4期)认为后三体实为前三体的补充解释。成一农《“科学”还是“非科学”——被误读的中国传统舆图》(《厦门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和《对“计里画方”在中国地图绘制史中地位的重新评价》(《明史研究论丛》第12辑)对民国以来以科学为主题的地图学史进行了质疑。郭声波《黄裳〈地理图〉研究——以作者生平、制图时代、政区断限为中心》(《历史地理》第30辑)和郭声波、郭克文《论黄裳〈舆地图〉与咸淳〈舆地图〉的关系》(《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对南宋黄裳《舆地图》的绘制背景、物质形态与流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