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与西县位于何处 西地地域广阔,其内有垂邑、犬丘邑,文献曰西垂、西犬丘,西垂建有西垂宫,为秦文公所居。该地有西山,为秦公葬地。其内有西畤,秦襄公始列为诸侯后,“祠上帝西畤”,是秦人祭祀上帝的地方。秦昭王依其地设立西县,治西城,属陇西郡,西县自此成为一级行政区划单位。西安相家巷出土封泥中有“西丞之印”,正是西县县丞之印信,该地出土陶文中亦见“西道”、“西处”等。秦汉时期,西县得以沿置,属陇西郡。《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樊哙)还定三秦,别击西丞白水北”,《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围章邯废丘,破西丞。”晋时,西县废,在三江口南改设始昌县。北魏时,又在西县地设阳廉县,不久即废。隋至明初,西县地分属秦州天水县、长道县管辖。明成化九年(1473),划天水西南十九里设礼县,同年十二月,在汉阳天嘉川礼店千户所西新建县城,沿用至今。 关于西县的地望,《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西县故城在秦州上邽县西南九十里。”1919年,秦公簋在天水市西南(今礼县红河乡王家东台)面世,盖和器内除有104字铸铭外,还有秦汉间刻辞各一行,器铭为“西元器一斗七升八”,盖铭为“西一斗七升大半升”。王国维认为,“西者,汉陇西县名,即《史记·秦本纪》之西垂与西犬邱”,“汉西县故址在今秦州东南百廿里”。今人康世荣按文献记载,结合礼县出土文物,指出西城在礼县红河镇费家庄一带,秦公簋即出土于对面山上。可见,商周时期的西地,以及秦汉以来的西县,即今甘肃省西和县、礼县一带。 西戎涵义发生变化 公元前623年,秦穆公攻灭西部戎狄十二国(一说十四国),西戎国亦在其中。秦孝公赞先祖穆公功业光美,“西霸戎翟,广地千里”。自此,西地纳入秦国版图,西戎人成为秦国子民,作为方国名和族称的西戎逐渐湮没于历史。 春秋时期,华夏诸国在“尊王攘夷”的旗号下,不断攻伐、兼并邻近的戎狄族群。除西戎被秦国吞并外,赤狄、白狄大部为晋所灭,齐灭莱夷,楚国灭掉众多蛮人或濮人的小国。至战国早期,原来散居中原地区的戎夷蛮狄或被兼并,或被融合同化,或迁徙于边远地区,华夏族占据“天下之中”的中原地区,蛮夷戎狄占据四边地区,“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的地理格局至此形成。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将四夷与四方相联系,但起初夷蛮戎狄与东南西北尚非固定的对应关系,《墨子·节葬下》载“尧北教乎八狄……舜西教乎七戎……禹东教乎九夷”,《孟子·离娄下》又云“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战国末期,李斯《谏逐客书》云:秦穆公“并国十二,遂霸西戎”。在李斯而言,“霸西戎”与“西霸戎翟”并无区别,都是指征服西部戎人。至此,夷戎蛮狄泛指东南西北四方之民的观念已经形成。汉代,这一观念又得到强化,《礼记·王制》云“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后世学者奉为圭臬。 可见,西戎的涵义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变迁。春秋及其以前,西戎是活跃于西地(今甘肃省西和县、礼县一带)的一支戎族,其政权称西戎国。战国以后,西戎则泛指西方族群。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安多藏族源流及其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10XJA850004)、西北民族大学中青年科研项目“甘青地区青铜时代诸考古学文化族属的探讨”(XBMU-2010-AD-12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