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长征档案,留住人类珍贵的历史记忆(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光明日报 王昊魁 李薇 夏金 参加讨论

    对人类珍贵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的保护
    记者:请您选取馆藏长征档案的例子,讲讲其背后的故事。
    李明华:在长征时期,有些档案因战争没有保存下来。特别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意义的遵义会议,由于当时情况危急,未能留下会议记录等原始档案文献。所以长期以来,虽然对遵义会议的主要情况是清楚的,有的回忆文章也介绍了一些情况,然而由于时间久远,对会议召开的具体时间、参会人员、解决问题的过程等,讲得不是很准确。
    关于会议召开的时间,很长时间都是以会议决议标明的通过时间1935年1月8日为依据,前推两天,认为是1935年1月6日至8日召开的。1984年9月,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在《关于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中,依据中央档案馆馆藏1935年1月13日24时以“恩来”名义致李卓然、刘少奇的电报:“十五日开政治局会议,你们应于明十四日来遵义城”,认定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月15日至17日。
    关于会议的内容,因为没有会议记录,也没有发现任何有关会议组织变动的文献记载,同样是长期以来不得其详。1957年1月,中央档案馆接收了苏共中央移交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档案,其中有一件《(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手稿,记载着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目的、参会人员和作出的决议,但究竟是谁写的、什么时间写的,都不清楚。1982年4月23日,中央档案馆把这份提纲的复印件报送给参加过遵义会议的邓小平、陈云、聂荣臻、杨尚昆、伍修权(时任翻译)同志,请他们审阅,看看是谁写的。除陈云同志外,其他几位领导同志很快回复说不是自己写的。陈云同志仔细辨认了这份提纲复印件,委托秘书转告中央档案馆:“这份东西是我的笔迹,是我在遵义会议后,为向中央纵队传达会议情况而写的传达提纲,时间大约是在从威信到泸定桥的路上。”为进一步确认,陈云同志还调阅了原件。他说:“原稿用的纸不是好纸,一看就是‘拍纸簿’上撕下来的,这种本子那时在遵义是能够买到的。”
    据手稿记载,在解决组织问题上,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最后作了下列的决定:(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三)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军事指挥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以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在由遵义出发到威信的行军中,常委分工上,决定以洛甫同志代替博古同志负总的责任”。会议还决定,决议发出以后由常委毛泽东、张闻天、陈云到各军团干部会中传达会议精神。提纲就是由此而来的。
    红军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战略大转移,历尽千辛万苦,大半指战员牺牲在征途,在每个亲历者心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为了留下红军长征的历史记忆、争取援助,1936年8月5日,毛泽东亲自起草致各部队首长的电报和一封致参加长征同志的信,为出版《长征记》征稿:“发起集体创作,各人就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部队工作,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断。文字只求清通达意,不求钻研深奥,写上一段即是为红军作了募捐宣传,为红军扩大了国际影响。”同时,又向各部队发出电报:“望各首长并动员与组织师团干部,就自己在长征中所经历的战斗、民情风俗、奇闻轶事,写成许多片断,于九月五日以前汇交总政治部。事关重要,切勿忽视。”
    至1936年10月底,共征集到稿件200余件,50多万字,红军总政治部成立了编辑委员会,从中选定110篇,30余万字,以《二万五千里》为书名,1942年刊印。
    1942年11月20日,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在《红军长征记》“出版的话”写道:“《红军长征记》一书(原名《二万五千里》),从1937年2月22日编好直到现在,已经5年半以上了,其间因编辑的同志离开延安,而伟大的抗日战争又使我们忙于其它的工作,无暇校正,以致久未付印……本书的写作,系在1936年,编成于1937年2月,当许多作者在回忆这些历史事实时,仍处于国内战争的前线,因此,在写作时所用的语句,在今天看来自然有些不妥。这次付印,目的在供作参考及保存史料,故仍依本来面目,一字未改”“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所有执笔者多半是向来不懂得所谓写文章,以及在枪林弹雨中学会作文字的人们,他们的文字技术均是绝对在水平线以下,但他们能以粗糙质朴写出他们的伟大生活、伟大现实和世界之谜的神话,这里粗糙质朴不但是可爱,而且必然是可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