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刍议红军长征中的文化宣传工作(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徐立佳 参加讨论

    动员争取群众 促进军政军民团结
    长征途中,红军途经湘、桂、黔、滇等省(区)的多个少数民族聚集区,民众民族构成复杂、宗教信仰多样、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加之国民党反动派调动数十万军队对红军进行层层封锁,并大肆污蔑、攻击、丑化共产党和红军,制造民族矛盾,使一些群众受到蒙蔽,对共产党和红军的各项政策和主张产生误解,形成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一道无形障碍。为积极应对国民党的反动宣传,长征一开始,红军总政治部就发出指令,要求“保证部队与群众的正确关系”、“必须在沿途进行对群众的宣传工作”。红军转战十余省,一路上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红军的政治工作干部和宣传队,在街头广场演戏、唱歌、跳舞、写标语、讲演,以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红军的各项政策,使人民群众懂得红军是帮助他们摆脱压迫和剥削的自己的队伍。途经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时,红军积极宣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长征沿途群众对红军的态度由最初的害怕、躲避到欢迎、支援,从冷眼旁观到参加红军、投身革命,当画着镰刀锤头的红旗迎面飘过时,他们随手抓起身边的锄头、铁锤,甚至一根木棍,就义无反顾地踏上追逐梦想的漫漫征程。据不完全统计,长征中红军共补充了数万名兵员。红军离开川滇黔边以后,群众想红军、盼红军,想尽办法甚至于用生命来保护红军留下的标语、传单、实物等,并编歌唱红军、颂红军,表达自己的心声,彰显了红军文化宣传的强大生命力。
    开展文化教育 提升官兵文化素质
    长征中红军的主体成分,是刚刚从农田和山沟里走出来的农民,他们绝大多数是文盲,难以适应斗争需要。为此,在行军和作战频繁的情况下,红军各部队坚持办好流动中的“红军大学”,开办各类扫盲班和文化补习班,组织官兵学文化、学军事、学技术,提高红军官兵的综合素质。红军不仅坚持学习文化,还带动途经城镇的人民群众学习文化。广大官兵在长期广泛的文化宣传活动中,体会到文化的重要性,受到鼓舞,更加明白革命斗争的形势,坚信中国革命的前途。红军于1934年编印的《红军识字课本》,文字浅显易懂,句子短小精练,既是一本学习文化的启蒙读物,也是一本介绍党和红军的宣传品,深受官兵和群众喜爱。
    长征结束后,不少红军部队在文化教育中基本消灭了文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