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断代志编纂简论(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地方志》 李秋洪 参加讨论

    三 断代志的记述时限
    多部本断代志除了记述规定时限内的事业发展内容外,还承担拾遗补缺的任务,在第二轮志书中以各种方式对前志加以修订补充。但这并不是第二轮多卷本断代志要做的事情。因为第二轮多部本省志的各专志基本都有对应的前志,只有少数几部专志是第二轮才修的。像《广西通志(1979-2005)》这样的多卷本省志(通志),尽管也属第二轮修志计划中的断代志,但无前志可承续,只是对一个特定时段作记述,自然不必去追溯或下延。
    如前所述,被称之为断代志的志体跟通志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以某个具体时期为记述范围,其最基本的特点是不从事物的发端或起源开始记述,而是以特定时期内发生、存在和演变的事物、事件与人物为记述对象,也就是有一个明确的起止点,特别是其记述上限是从历史长河的某个时点开始。因此,在断代志里,一般不应将记述内容随意上溯或下延,否则就谈不上是断代志。
    在断代志编纂中,常见问题之一是部分篇章的作者出于完整记述某项事业的考虑或长期从事该项专业(职业)的感情,将有关篇章的上下限随意突破规定时限。有的上溯到民国、晚清,甚至更远。更有甚者,将对地方党政领导的文字记述内容和照片下延到出版前夕。这种做法在时政宣传中不足为奇,但是在志书编纂中,就值得斟酌。部分篇章随意突破上下限,一是改变了断代志的体例和记述范围;二是容易导致全志各篇章之间缺乏可比性,读者难以互相参照对比有关史料。比如,同一部断代志的财政篇章设计下限到2005年,而教育篇章却记到2012年,这就不便于比较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支出变化。自然灾害章按照下限记至2005年,而救灾减灾章为了突出当届政府的工作记到2010年,也存在无法比照的情况。上限不一致也会出现读者难以比照有关史料的问题。民政、扶贫等篇章从民国甚至晚清开始记,而其他篇章从1979年开始记,读者就有可能产生疑问,是否该地这一事业延续得特别完整,或非常有地方特色而其他事业则不然。谢启昆嘉庆《广西通志》,被梁启超称赞为“省志楷模”,但是部分篇章如封建表、前事略、谪宦录等部分断至明代,金石略则仅及元代,全志记述时限不一致,因而也被认为有违志书统合古今的编纂原则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