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伍雄武:深度研究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伍雄武 参加讨论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将迎来结项。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研究开展了30多年,基础理论与方法仍有局限,致使学科发展受阻且被边缘化。为改变这一状况,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在申报时,计划将全国55个少数民族各为一章,作者尽可能选择本民族学者。项目全部任务现已完成,成果将体现为四个分卷、55个民族章、约380万字的专著《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
    该项目的完成,将实现55个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一个不缺的研究,揭示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本学科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国哲学史填补研究空白;提出新的研究理念与方法,促进本学科新的突破与提升,启迪和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学者在研究中贯彻民族平等原则,全面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资源。促进各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促进各民族的相互理解与认同,为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与团结作贡献。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文化是分层次、有结构的,然而,不论以何种方法划分文化的层次,观念文化皆处于核心地位,是文化中起主导作用的、积极能动的部分。而在观念文化中,决定民族的认同、凝聚并推动其前进的核心精神,既包括一些科学认识的根本原则,如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等,又包括信仰、价值理念等。这些就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家园的核心,是民族的哲学思想。哲学作为现代学科分类的一个门类,并非每个民族历史上都有,但是任何民族都一定有自己民族的核心精神与哲学思想。
    由此,所有总结和体现本民族智慧的人,就是民族的“智者”、“哲人”,不论他们以什么认识形式表达自己的成果。一切总结和体现民族智慧的核心思想和观念,都属民族的哲学思想,而不能据某种特定的思维形式,如高度抽象的概念对其进行取舍。所有这些哲人、智者及其思想成果,都属于“民族的哲学史”研究范围。从多种多样的认识形式和文化形式中探索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家园建构成长的历程,就是民族的哲学思想史。
    据此看来,我国少数民族既然都有其形成、凝聚与发展的历史,就一定有决定其形成、凝聚与认同的核心观念,有自己的哲学思想史、精神家园的建构史。一些人只据思维的抽象程度来界定哲学思想,从而认为,许多少数民族没有哲学思想,只有哲学思想的萌芽;没有哲学思想史,只有哲学思想的史前史;研究这些民族的哲学思想史,只有展示思想史的“活化石”的意义。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
    探索民族精神家园的建构历程,是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研究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内容。在此,哲学思想史与民族史、民族文化史是同构的、同步的。据此建构各民族哲学思想史的叙述框架,解读各民族思想的历史意蕴,就成为我们的基本方法。这样,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就会融入生活,成为各族人民活的灵魂;哲学思想史则成为民族精神的成长史,民族精神家园的建构史,与民族史、民族文化史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对促进各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发挥巨大的历史作用。
    中国哲学史应当是中华民族的哲学史,因此,缺少了少数民族哲学史的中国哲学史是不完整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的有机部分,中国哲学史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的哲学史。因此,“民族的哲学”、“民族的哲学史”的概念,对于中国哲学史研究及学科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作者系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