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战,其实是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甲午之败,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我把甲午战争概括为十大教训:第一,国殇伤在政体上,体制落后必然挨打;第二,战败败在贪腐上,腐败不除,未战先败;第三,强国必须强军,军不强最多是一个富国,永远成不了强国;第四,强军必须观念创新,观念落后,满盘皆输;第五,强军重在塑造军魂,无勇之军将是散沙一盘;第六,强军必须强装备,装备强在于量够质优;第七,强军必须常备不懈,有备才能无患;第八,强军必须综合集成,任一短板将导致全局失败;第九,强军必须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剑不如人,剑法要过人;第十,敢战方能言和,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很难得到。 早在1867年,极力推动曾国藩兴办洋务、强国强军的曾国藩幕客赵烈文就曾私下推断,大清国不出50年就会灭亡。曾国藩听了以后,无奈地叹道:“我日夜望早死。”他不愿看到国家“抽心一烂”、“土崩瓦解”的局面。 为什么赵烈文会做出大清只有50年寿命这一判断呢?主要是因为“帝后两堂暗斗于内,翁李两党倾轧于外”。清廷内部倾轧,地方和军队更是派系林立,将领们把军队作争权夺利的资本,战时只顾自保、互不配合。官绅军民是一个没有共同灵魂和思想的集合体,实际上就是乌合之众。 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这个顺序绝不能颠倒。而当时的大清帝国正恰恰相反。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经分别接待过中国和日本两个代表团。后来有人问他对中日两国的看法,他指出,如果中国和日本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为什么?他说:“日本人到欧洲来,是来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的,谋求回国做根本的改变;而中国人到欧洲来,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买回去就算了。” 另一方面,如清朝外交家、政治家黄遵宪所说,“人力合,我力分”,说白了就是我们喜欢窝里斗。 这么多西方国家对我们进行围堵的时候,我们内部还在争吵不休。当时清军有北洋、南洋、福建、广东4支舰队,但在整个战争中,这4支舰队之间没有任何策应,致使北洋舰队始终在孤军奋战。北洋舰队的舰只被围在威海卫港中向日军投降时,1000吨级的鱼雷舰“广丙”号竟然提出,本舰不是来参战的,只是去年秋天海军会操时来到威海,此时应予放行南返。在国际海军史上留下了一个笑柄。如此散而不聚,战争怎能不败? 梁启超说:“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甲午战争之后,他在名为《中国积弱溯源论》的文章中说:“是故吾国民之大患,在于不知国家为何物。”国民“一盘散沙”,民众不知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甲午战后,一位日本官员到湖北沙市,在当时这算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城市。这位日本官员吃惊地发现,在这座长江中游港口城市,官员和民众根本不曾听说过刚刚打过一场关乎中华民族命运的战争。 甲午战争其实是国民与臣民之战,当时日本已有“国民思想”,而清朝只有“臣民思想”。两相比较,高下立现。甲午之战,其实是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甲午之败,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