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华画报》创刊伊始就明确指出,作为“联华”的宣传刊物,要“以图画的形式来表现我们生活与艺术的关连与进展”。《联华画报》起初是《联华周报》的延续,采用画刊的方式,以短小精悍的文字和照片并重,主要刊登“联华”新片拍摄进程、影片放映的反响,以及公司所属影人的简介和近况,也刊登“联华”导演的影片阐述。并且以“周刊”形制,逢星期日出版,横16开本,每期4页,每26期成1卷。从第5卷第1期起,刊物改为16开单行本的半月刊,扩充了版面容量,每期并附铜版图照若干页。从内容上来看,除了刊登大量“联华”出品影片的剧照、影星肖像及与电影有关的图片,丰富的漫画创作也是该刊的一大特色,文字方面则开辟专栏,发表公司动态、电影短评、电影新知、国内外影坛新闻及影业状况等。 从《联华周报》到《联华画报》,仅一字之差,但背后却包含了多重复杂的因素。从行业发展角度看,画报的兴盛从一个侧面彰显了上海电影发展及电影杂志出版的热潮。从印刷技术角度看,印刷工艺经历了石印、网线铜版、影印、胶印几个阶段,画报的发展与印刷术的进步有着直接关联。 电影杂志作为一种专门的出版物,伴随着民族电影业和出版业的发展,其性质和特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电影杂志逐步摆脱诞生初期主要附属于电影机构或电影业界专业人士的状况,更多地向出版界靠拢,开始拥有“独立”的姿态。服务的对象,从电影专业人士、制片厂、影院,转变为读者、观众。电影杂志的专业性逐渐弱化,大众性和娱乐性开始增强。当制片厂厂刊已呈“过时”之态,电影画报成为电影期刊的主要类型之一。 电影制片者通过电影杂志建立自己的电影宣传阵地,印刷媒介从电影挖掘出无限的商业价值从而获得自身发展,两者内部联系紧密,互相影响,相辅相成。通过共同散发图像、影像独特的吸引力,刺激越来越多的读者、观众产生更为强烈的阅读、观看欲望。 (作者为上海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