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 纵观传统史学天人合一思维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具有以下两个显著思维特点:其一是整体性思维。所谓整体思维,也称作系统思维,它强调要在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因此,整体的观点,就是综合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整体思维是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它与西方重视分析的思维方式明显不同。季羡林先生从思维角度对东西方两种文化体系的不同作了对比分析,认为“东方综合,西方分析”。并进一步评论说:“所谓‘分析’,比较科学一点的说法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许多部分,越分越细。这有其优点:比较深入地观察了事物的本质。但也有其缺点: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谓‘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成一气,使之变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既见树木,又见树林。普遍联系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它完全符合唯物辩证法。”(55)季先生所谓“综合”,其实也就是“整体”,强调的是整体与联系。中国传统史学的天人合一思维,即是一种整体思维方式,它要求史家在关注历史时,不但要关注人的历史,而且要将天与人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关注,探究天与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自司马迁明确提出“究天人之际”以后,这种天人整体思维已经成为传统史学的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对于全面认识与系统把握客观历史有着重要的思维价值。 其二是二重性思维。所谓二重性思维,是指历史认识与记述既要讲究道义,又要追求真实,兼顾“求道”与“求真”二重性。这种二重性思维,要求传统史学通过追求史实之真,从历史的真实中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探求历史治乱兴衰的道理;同时又要追求道义之真,从神意角度论证王权的合理合法性,发挥历史学的道德教化功能。传统史学的天人合一思维,要求史家既重人事,也讲天命,即是一种典型的二重性思维。这里所谓重人事,体现的就是一种史学求真意识。史家只有通过对具体历史人事的探究,才能找寻出历史的成败兴衰之理,从而作出有益的历史借鉴。而传统史学的天论,明显具有主宰性、神秘性和伦理性特点,前二者需要史家从神意的角度去论证王权的合法性,后者要求史家自觉地维护纲常伦理道德,这两方面都是中国古代史学对于史家的一种要求。在古代社会,王权是政治统治的基础和根本,只有合乎法理的王权,才能建立起有效的统治。传统史学论证王权的合法性,普遍都是从神意的角度来作出说明的。同时,古代社会需要通过纲常伦理道德去维持社会的基本秩序,尽管各时期的纲常名目不尽相同,如先秦的礼法、秦汉的道义、晋唐的名教、宋明的天理等等,却都是以儒家三纲五常思想为核心,来作为各时代社会等级秩序的规范的。在古代社会,宣扬天命王权、维护纲常伦理是历史撰述的最高标准,是史家必须加以自觉维护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