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分歧很大,邓小平依然认为中美高层接触是必要的,他对福特说:“我们两国社会制度不同,理所当然地有许多分歧,但这不排除寻求共同点,不排除在上海公报的基础上寻求发展两国关系的途径。双方可深入地交换意见。哪怕是分歧、吵架也没有关系。” 不难发现,虽然此时的邓小平没有说出口,但他处理问题的逻辑,已经很明确地排除了“意识形态”这个因素,正如1981年初,邓小平就对来访的美国人所说的:“认为中国政府信奉的意识形态旨在摧毁类似美国这样的政府,这样的观点至少不是八十年代观点,也不是七十年代的观点,而是恢复了六十年代以前的观点。” 到了80年代末期,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的问题。他在会见美国已故前总统尼克松时说:“我知道你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在这样的大问题上,我们都是现实的,尊重对方的,胸襟开阔的。” 不过,在文革尚未结束时,邓小平这种务实的理念依然难以实施。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文革中的“风庆轮事件”。1964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了造船和买船同时并举的方针,1970年,又指示在国内造船一时不能适应需要时,适当买进一些船舶。1973年底,由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的万吨级远洋货轮风庆轮建成。按照船只的性能,交通部认为该轮只能跑近洋运输,“四人帮”抓住这个机会,在《文汇报》、《解放日报》接连发表文章,宣称“我国近代造船工业发展史,是一部充满尊孔崇洋与反孔爱国斗争的历史”,影射交通部奉行“‘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洋奴哲学”,要“彻底批判代表儒家卖国主义路线的崇洋媚外思想。”并且把矛头指向周恩来和当时主持国务院工作的副总理邓小平。王洪文还专程飞往长沙毛泽东处去告状,目的便是“阻挠邓小平出任第一副总理”。 尽管在这次事件中,邓小平得到了毛泽东的保护,但在1975年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邓小平再一次被打倒,其被批判的重要罪状之一,就是“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在一切为了四个现代化的口号下,狂热地鼓吹洋奴哲学”。 他的去职令中美关系正常化又被搁置了下来。 1978年秋,重新执掌权力的邓小平视察东北时,对当地领导说,“过去,我们对国外的很多事情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知道还有罪嘛,崇洋媚外嘛。我们应当去看看人家是怎样搞的。”邓小平心中想必深知摆脱极左思潮对中国走向开放意味着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