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她开始寻访纪录片的摄影兼制作人史考特的后人,希望探求到更多与《苦干》有关的故事。一开始,她不知从何下手。后来她从讣文中得知,史考特安葬在乔治亚州。于是,她从网上找到史考特的儿子,但没有把握对方是否会联络她。当对方打电话给她的那一刻,她内心的喜悦无法形容。 更让罗宾龙开心的是,史考特的儿子告诉她,自己手中有一部90分钟完整的《苦干》拷贝。而在此之前,她只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到《苦干》30分钟的片断。 然而,2009年,当罗宾龙喜出望外地拿到90分钟的《苦干》拷贝时,她却发现,这部纪录片已经严重破损。罗宾龙把它送到奥斯卡电影学院,设法修复。 对此,奥斯卡电影学院也如获至宝,因为他们也因缺乏《苦干》影片收藏,早在6年前,便贴出通告,四处征寻《苦干》的拷贝。 经过3年修复,《苦干》基本成型,结合此前罗宾龙找到的30分钟的片断,85分钟的完整版《苦干》得见天日。 在这一过程中,罗宾龙还与史考特的孙女取得了联系。她是一位画家,在家里的地下室发现了很多祖父留下来的与《苦干》有关的照片、文字资料与纪录片。她正在对这段历史进行研究,并以此作画,希望通过她的画笔,把这段历史拼接起来。 《苦干———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屏幕截图,这是反映敌后游击队抗击日寇的画面。 为何取名《苦干》? 李灵爱曾把《苦干》的主题阐述为“在艰苦受难中的英雄气魄———苦干”。 1941年6月15日,《纽约时报》一篇名为《一个奇迹的报道》一文中称,“林语堂曾给《苦干》取了名字,苦干意味着‘少说多干’。” 同年7月24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报道指出,“《苦干》的主题曾被林语堂描述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勇气和中国人民的英雄主义。这是新的中国长城。” 但对此说法,罗宾龙并不认同。她说:“报纸说林语堂给电影取了名字,但李灵爱则说是她自己给电影取了名字。我们没有证据来证实究竟哪个说法准确。我曾试图联系林语堂的后代,但他们对是不是林语堂给《苦干》取的名字没有任何记忆。” 罗宾龙个人更偏向于李灵爱给片子取名的说法。她说,林语堂非常著名,所以报纸告诉读者,是林语堂给电影取了名字,那会更加有趣,“但如果说是李灵爱给电影取了名字,谁会在意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