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借助新媒体可以形成许多新的形态,譬如影像史就主要通过录音、摄像、电影、电视、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进行展示,大大拓展了传统史学的叙述范围,并使普通民众对于历史的认知变得触手可及。影像史资料,作为一种新的文献类型,业已成为出版体系和文献体系的重要成员。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日前在与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总编辑李旭交流时,他就介绍了许多该社正在展开布局的影像史相关的出版物。以“中国的世界遗产”大讲堂系列为例,他解释策划思路说,截至2015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共有48项(包括自然遗产10项,文化遗产34项,自然与文化遗产4项),含跨国项目1项(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二位。这些历史遗产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该社请历史名家、专家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讲解,以新媒体的方式进行传播,让观众回到当时那段尘封的历史。相似的案例还有“中国小岗村”,因为2018年是小岗村1978年改革40周年。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到小岗村视察。而该策划就主要针对新时代的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同志纪念馆以及小岗村新型农业示范基地”进行实地的拍摄及采访,让观众更直观、更为详细地了解小岗村的农村改革发展史。 围绕影像史的探索除了出版社之外还有图书馆等单位。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是整理中国现当代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专题文献,采集口述史料、影像史料等新类型文献,收集手稿、信件、照片和实物等信息承载物,形成多载体、多种类的专题文献资源集合,并通过在馆借阅、在线浏览、多媒体展览、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项目。之前,记者参加“大漆的记忆——中国大漆髹饰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大展”,就看到了其将影像史和传统文献相结合。结合展览,国家图书馆开展了大漆髹饰专题资源库建设,形成文献——口述——影像——实物相结合的立体资源集合。大漆髹饰专题资源库还与展览同期在国家图书馆网站“中国记忆专区”发布,并将持续建设、不断更新完善。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刘志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