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仅有铁路而没有大规模人口流动,此次鼠疫也未必可以得到广泛传播,甚至传播到了山东、河北等地。这里东北地区移民回家过年是重要的习俗成为另外一个导致鼠疫大范围扩散的原因。由于东北地区开禁后,关内移民成为当地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每到年底,大批移民要回到关内过年,构成大规模的返乡人流。在鼠疫暴发时,鼠疫恰恰通过移民在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传播,进而把鼠疫从东北地区带到关内河北与山东等地,使这次鼠疫流行范围远远超出东北地区,进而对华北地区也造成了影响。 鼠疫对灾后移民经济福利影响 根据当时日本人柴山五郎《1910年东北肺鼠疫流行情况》的数据统计,东北全境发生疫病的县超过60余处,其中辽宁省29处、吉林省24处、黑龙江省16处。死亡人口根据《东三省疫事报告书》的估计仅东北死亡约为4万人。而且对于那些交通枢纽重要的地方,如哈尔滨、长春、榆树等地,人口损失更为严重。如哈尔滨附近的双城城厢人口约为3.4万,而死于鼠疫者近五千人,占总人口的13%;而邻近的阿城也有类似情况,原城厢人口2.4万,死亡人数1764人,占总人口的7%。因此,《东三省疫事报告书》对这些地区的疫情报告形容“地无完土,人死如麻,生民未有之浩劫,未有甚于此者”。由此可见,人口的大量损失势必对东北地区移民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特别在鼠疫暴发后,随着春季到来,农业生产即将开始,这一冲击更加突出。 现有研究对传统农业社会中疾病、瘟疫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通过马尔萨斯模型进行解释。在马尔萨斯世界里,人口的数量单纯由出生率同死亡率决定,稳态的人均收入水平受制于稳态的人口规模,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的人口数量。但在存在外生疾病或者瘟疫外生冲击下,死亡率会突然上升,进而人口存量下降,从而使人均工资和收入水平得以提高。最典型的案例是13-14世纪黑死病横行欧洲大陆,英国由于受到黑死病的影响,高死亡率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实际人均工资水平上涨了三倍,从而使英国在14世纪至18世纪收入和城市化水平均得以发展。 尽管欧洲黑死病的例子是马尔萨斯世界的典型代表,但对于移民社会而言,疾病、瘟疫对他们的经济福利水平的影响则与这种经验略有不同。鼠疫对移民经济福利水平的影响更类似于医学中所讲的“胎儿起源假说”。胎儿起源假说认为,人在胎儿期间如果母体受到健康影响,那么胎儿也会受到相应影响,进而在成年后也会因为在胎儿时不良健康的反应影响成年时的健康或者经济福利水平。就移民社会而言,移民从迁出地到迁入地定居恰如一个新生儿,定居时的初始外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往往成为家庭以后发展路径的决定因素。 对于1910-1911年东北流行性鼠疫期间的移民而言,何时迁入东北以及迁入地是否发生鼠疫对移民农户在东北乡村谋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因此,如果迁移农户可以承担再次被患染鼠疫的风险迁移到疫区,那么这些农户将比迁移到其他非疫区的农户可能获得更好的提升自身经济福利水平的机会。针对这一问题,近期我们根据《满洲国农村实态调查》微观入户数据,通过构建倍差模型研究发现:1910-1911年东北流行性鼠疫的确对迁移到东北地区的农户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特别在鼠疫爆发之后的两年即1912-1913年,定居到疫区的农户比迁移到非疫区的农户多出近一倍的户均土地财产和人均土地。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史学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