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西北联大”因何名声甚微 存在时间仅一年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人民政协报 杨建民 参加讨论

    如今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院校,都与“西北联合大学”有直接或间接的传承联系……
    与“西南联合大学”相比,“西北联合大学”的名声不为多数人所知。这是怎么回事呢?
    “西北联大”出世
    1937年8月,为了保存抗战期间的中国高教事业,《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临时大学计划纲要草案》出台:“政府为使抗战期中战区内优良师资不致无处效力,各校学生不致失学,并为非常时期训练各种专门人才以应国家需要起见,特选定适当地点筹设临时大学若干所。”按照此纲要设想,可以定下地点的临时大学有两所:(1)临时大学第一区——设在长沙;(2)临时大学第二区——设在西安。后来实现的大学联合体也便是此二所。
    9月,设立临时大学的教育部令正式颁布:“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的师资设备为基干,成立长沙临时大学。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见“国民政府教育部第16696号令”)9月8日,中英庚款委员会应教育部之请,决定拨款50万元作为两所临时大学的开办费用。
    当时,人们对日寇的猖狂程度估计不足。就在此两所临时大学在长沙、西安设立开课不过数月,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次年3月,山西临汾失陷,日寇窜抵风陵渡。陕西门户潼关告急,两所大学不得不进一步迁移。长沙临时大学南迁至云南昆明地区;西安临时大学则翻越秦岭山脉来到陕南汉中城固一带。抵达后不久,它们就分别改为后来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和“西北联合大学”。
    几所大学合组的西安临时大学的内撤地点,原本是陕南的较大城市汉中,因为战时驻军甚多,无处容身,才不得不转向附近的城固、沔县等处寻找校址。从后来的实际看,虽然“西北联大”在汉中(时称“南郑”)、沔县(今勉县)分设了学院或机构,但城固县却接纳了学校的本部及其他绝大部分学院。
    1938年4月3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训令:“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及国立北洋工学院,原联合组成西安临时大学,现为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起见,拟令该校逐渐向西北陕甘一代移布,并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西北联大”初设了六个学院:文理学院、法商学院、教育学院、农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学院下设二十三系。院系之间,原本合组的学校系统有的基本保持,有些混合组成,这给安置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几经调整,形成了后来的基本格局:城固县:考院(黉学巷贡院旧址)设立校本部及文理学院;文庙设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小西关外原简易师范旧址设法商学院;古路坝天主教堂设工学院;南郑县(今汉台区)中学巷内设医学院(后因飞机轰炸迁至城外);沔县武侯祠等处设农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