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古代翻译官那些事:最早的记述出现在周朝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羊城晚报 newdu 参加讨论

    荧屏上有一部《亲爱的翻译官》正在热播。翻译官而今是高大上的职业,那么古代有没有这种职业呢?
    翻了下资料,发现翻译官还真是一古老职业。关于翻译官最早的记述出现在周朝,那时的“译”专职从事北方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礼记·王制》如是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其中寄、象、狄干的也是翻译的工作。后来,佛经译者在译字前加翻,成为“翻译”一词,一直流传至今。那为何不说翻寄、翻象、翻狄呢?中国古代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古人对译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寄、象、狄,称其为翻译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重视归重视,翻译官的地位却不甚高。汉代有译官令、九译令,隶属于九卿之一的大鸿胪,汉代郡官曰太守,县官曰令。译官令、九译令的地位也高不到哪里去。为什么叫九译令呢?北方民族众多,交往时有时要经过多次转译才行,九译是言其多。《后汉书》里记载交趾南有个国家叫越裳,大概在今越南南方,要向周朝进贡白雉,“三象重译”才行。而《尚书》大传则记载:“周成王时,越裳氏重九译而贡白雉。”大约就是要先派一个翻译官将越裳国语言翻译成其他的语言,再反反复复辗转,才能译成汉语,类似经历一个“越裳语-广东话-湖南话-湖北话-河南话……周朝官话”的过程,才翻译成功。为纪念这事,周公还专门作了一首《越裳操》呢。
    《警世通言》里有一回故事叫《李谪仙醉草吓蛮书》,讲的是渤海国向大唐上国书,满朝无人能识,李白不单读出了国书,还写了份答书,宣扬国威,渤海国表示降服。此乃小说家言,不足为凭。事实上,古代翻译官可没李白这样拉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随从里有一位甘夫,干的就是翻译的事。甘夫是匈奴人,被汉朝俘虏,后被汉武帝任命为张骞团队的向导兼翻译官。甘夫不辱使命,助张骞成就了通西域的伟业。郑和下西洋时,也有这么一位翻译官通事马欢。马欢写了本《瀛涯胜览》,被公认为研究郑和的最重要的原始文献之一。
    明朝的徐光启是官员,但不是翻译官,他搞翻译纯粹是出于兴趣。他跟利玛窦等传教士合作翻译了《几何原理》等书,堪称中国古代看西方的第一人。
    清朝大贪官和珅居然还是位翻译人才。他精通汉、满、蒙、藏四门语言,处理英国使节马戛尔尼来访等外交事宜时,也十分得体。有人说和珅仅凭英俊相貌才获乾隆恩宠,看来不确,和珅还是颇有些才干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设立同文馆,专门培养英文、法文、俄文等语种的翻译人才,中国的翻译事业至此才真正步入正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