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于湛江市博物馆的“昆仑女人头像铜杖首”(见图),有诸多谜团待破解——这件器物有着怎样的功能?女人头像是哪国人?它产自哪里,又代表着怎样的历史……这都有赖于学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此文权当抛砖引玉。 “昆仑女人头像铜杖首”于1977年出土于广东省高州(古高凉)良德水库库区冼庙背岭的一座长方形残墓之中。其通高12.5厘米,头高3.7厘米,重229克;头像为女性容貌,脸型丰满,头发卷曲,高鼻大眼,露耳珠和耳珰;颈部作长圆柱体,中空,里面残留一小段木棍,疑似为杖头饰物。除此之外,墓葬中还重点清理出了一件“莲瓣花鸟纹铜镜”,以及“青釉三注辟雍砚”等器物,学者就其分析,认为这是一座唐代女性墓葬。 参与发掘的考古学者,将这件器物命名为“昆仑女人头像铜杖首”,是根据《旧唐书》卷一九七的记载,“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昆仑”,在中国古代除指昆仑山外,还指黑色的东西,唐人沿用此义,将黑皮肤的人统称为昆仑人。昆仑人大多来自于南洋诸岛、阿拉伯及非洲地区。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开始接受四夷朝贡,汉唐时期仍承续其制,中外朝贡关系进一步扩大,又以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及海外诸国交流最多。因此,研究者认为,唐代来到中国的昆仑人分官私两种,有作为年贡送往京城长安的,有作为土著“蛮鬼”被掠卖到沿海或内地的,还有跟随东南亚或南亚使节进入中国的。这些人或精习乐舞,或擅长劳作,大多在宫廷和富人家庭充当官私奴婢,从事的工作以体力和技能为主,所以时人又称其为“昆仑奴”。从唐代烧昆仑形象纸偶祭祀以及唐墓出土有大量的陪葬黑人俑,便可窥见唐代有以昆仑人为家奴的风气。因此,当时流行一句话“昆仑奴,新罗婢”。无疑,作为唐代的主要外来劳动力,他们都曾为唐代社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昆仑人的形象自唐以来也多见诸史籍、佛教文书和其他文艺作品。目前,考古发现的昆仑奴俑,大多赤裸上身,下着羊皮短裤。孙机在《唐俑中的昆仑与僧祇》中,考证了近些年出土的唐代昆仑奴俑,并将其分为了来自南海诸国的昆仑奴和来自非洲的黑人僧祇奴。但这件器物的人物形象与以往考古发掘出土的昆仑奴俑形象在发型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颈部圆柱体也比一般的杖首要长许多,因此人物形象是否为昆仑人、器物用途是否为杖首,还都有待考证。 在远离都城的良德地区出现“昆仑女人头像铜杖首”,说明当时曾有外国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入此地,或经这里北上,或就在这里生活的种种可能。再加上高州地区出土的其他汉至明清时期的贵重装饰品天然玛瑙、绿松石、陶瓷碗罐、窑具和象征权威的铜鼓等,也说明着良德曾经的繁荣,及对外往来的频繁。也有学者猜测,“昆仑女人头像铜杖首”很可能是冯冼家族对外贸易的遗物。冯冼家族,始于高凉冼夫人嫁北燕王室后人、高凉太守冯宝为妻,他们的结合也是俚汉两个民族的结合,促进了汉俚文化的融合。冼夫人是当时粤西的领袖,被当地人称为“岭南圣母”,其一生历经了梁、陈、隋三朝,后人也筑庙以示纪念。唐代,受她影响,其子孙不称王割据,归附唐朝,对唐统一岭南作出了巨大贡献。 南北朝至唐初,冯冼家族是岭南显族,也是这一地区的实际统治者。据研究,岭南冯氏主要分布有三:一是《元和姓纂》所称的“冈州冯氏”,在珠江口的冈州(今新会)、广州(含番禺)一带;二是《元和姓纂》所称的“高州冯氏”,在粤西的高州、恩州一带;三是海南岛。其中,粤西的良德古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冼氏家族长期屯守在这里。冯冼家族这种政治上自治的状态,从唐太宗时期开始走向衰落,但有唐一代冯冼家族却一直保持着豪族富室的地位,据嘉靖《广东通志》卷二十载:“冯姓自冯盎遂为高州大姓,子孙历仕州郡者数十人,唐末犹为富室。” 作为岭南地区的权力统治者和名门望族,冯冼家族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实现着与域外的往来,其足迹遍及东南亚乃至中西亚等地区。《梁书》记载,那时东南亚扶南国(柬埔寨古名)的顿逊成了东西方交会的主要贸易市场,当地市场“日有万余人,珍物宝货,无所不有”。扶南国的特产也销往中国的粤西,据研究冼夫人献给陈主的犀杖就是扶南国的产物。综合分析,这件“昆仑女人头像铜仗首”有可能与冯冼家族相关。 时光已过千年,“昆仑女人头像铜杖首”背后的历史真相,有待探讨和进一步考古发掘的验证。但它的发现,让今天的观众看到了古时发生在粤西地区不同文明之间碰撞的种种可能。 (作者为湛江市博物馆文博馆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