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0多名北京知青在20世纪60年代末,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落户延安。其中涌现出了诸多的优秀人才,这中间有习近平、王岐山、王晨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丁爱迪、朱立夫等优秀企业家;有史铁生、陶正、高红十、梅绍静等著名的作家、诗人和学者,以及受知青熏陶而成长起来的、以路遥为代表的一大批延安本土知青作家。这种罕有的人才迭出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们邀请一批北京赴延安知青召开座谈会,从最基础的民间访谈来回顾历史,在当事人亲身的经历中体悟人生的艰辛与磨砺,并且关照当下的现实,给整个社会、尤其是现阶段的青年人以应有的启示。 首先,知青普遍认为那段插队落户的经历,给他们最大的收获是贴近基层,了解社会。在黄陵县太贤公社过村插队的初68届知青何宁认为:“就是通过插队落户,我接触了农村,接触了社会生活的最底层,我才真正知道什么叫社会,什么叫农村,什么叫农业。”知青和农民吃住在一起,劳动在一起,甚至连户口都迁入了当地的农村。几年时间后,他们从此前什么农活都不会干的状态,逐渐进步到能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们在农村实践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体格和意志,更重要的是对第一线最艰苦的农村有了切身的体会和了解,也更加扎实地体会和了解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在与农民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他们普遍认为在精神层面形成了“知青情结”,这从感情上滋润了他们。正如在延安河庄坪插队的初68届知青周德援总结的:“插队的经历给我们这一代人留下最宝贵的财富就是‘知青情结’,知情经历使我们深深地理解和感知到农民身上那种朴实的情怀。不管当时的社会多么畸形和歪曲,多么扭曲人性,但是到贫下中农那里都能给捋直了。”当时,不少知青是背负着沉重的“家庭出身不好”、“黑五类子女”的沉重包袱来到农村的。但是没有想到,他们却从农民那里得到了温暖与真情。农民不看阶级出身,不管是黑五类红五类,只要你勤劳善良,他们就夸奖你,喜欢你,和你走近。这对当时许多家庭遭受严重迫害的知青来说,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延安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很多时候农民自己都吃不饱,可为了让知青能多吃点,他们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食物慷慨地留给知青。正是插队落户的那段经历,让许多知青从农民那里知道了什么是包容和爱,品味到了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青情结”中所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辉,是当下社会稀缺甚至急需的一种人文精神。 其次,北京知青亦给延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来回报这片土地的馈赠。当时延安落后得难以想象,是知青给延安打开了一扇现代文明的窗户,也让他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人生。北京知青正当青春,作风大胆,思想活跃,把生活在首都形成的文化思想、风俗习惯迅速传播到陕北这片偏远的土地。他们不仅带来了新的文明风尚,而且在医疗、教育、经济等各个方面现实地影响着老区,无形中为延安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一些知青在农村插队的时候入了党,当上了生产队长和大队支书等,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改变落后的农村面貌实实在在地做了事情。对当年这段知青插队的历史,尽管知青们看法不尽相同,但形成共识的是:当年那段插队落户生活使他们接触和体悟到农民的疾苦和生存境况,这些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工作、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曾经有过插队落户经历的知青们普遍认为:如果青年人不能够面向社会,了解基层,从而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国情,那么无论是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的制订落实,还是整个社会的精神思想引领,都会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纷杂中,失掉一种坚实的根本。当今社会一定要树立鼓励青年人到艰苦的地方去实践、学习和体会真实生活的风气。我们进行这项课题研究时,恰值十八大召开不久。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同时更提到,祖国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一切都对当代的青年人发出了现实的召唤。 回溯老知青的成长历程,他们从当年农村生活中体验到了许多美好的情愫,加强了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从很大意义上说,这是当代青年缺少的精神和思想内质,我们总结和汲取当年延安插队知青的得与失,并对之进行客观的提炼和总结,对今天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帮助青年人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对青春和理想此类命题的深刻认识,都是有好处的。当今无论城乡的条件都比当初好了许多倍,但是当一些大学生放弃城市生活到农村去创业时,却普遍不被人理解,在这样一种功利和浮躁之风盛行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太需要社会的舆论去宣传“知青精神”的本质。应当看到,当年的知青和如今的知青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面向基层,深入实践,追求朴素,热爱人民,却应当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做出政策性的调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