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田阡告诉记者,学以致用,让自己的研究能真正从田野中来,再到田野中去,这是他自走上学术道路以来一直秉承的信念和原则。他希望自己的学术研究的种子能在肥沃的田野中茁壮成长,为这些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田阡是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的青年教授。人如其名,自2003年攻读博士学位起,田阡的学术之路就在纵横的阡陌中不断行进。田阡秉持人类学的学科传统,以费孝通社会人类学的“社会结合和文化传统”思想为指导,依托武陵山区和乌江流域,结合重庆地域文化优势,逐步确定了文化变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互动影响与演化的研究领域。 在山水之间研究和谐文化 “学者以往关于族群和文化、族群和社会的研究,大多是从单一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展开,更大的区域研究视野则较为缺乏。”田阡告诉记者,西南地区具有不同民族杂居、聚居的分布特点,形成了特有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相结合的文化特征,呈现出多样性的、与自然生态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 田阡立足于武陵山区与乌江流域,以区域自然与人文生态为基础,将文化总体特征与多样性相结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区域文化互动关系研究。他曾对武陵山区和乌江流域的区域文化进行提炼总结,进而剖析和谐文化建设。田阡说:“和谐文化是一种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人的身心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文化。它与我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根据实践要求和时代特征而增添新的内容;它以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 从文化传统中寻求农业产业化之路 带着“社会结合和文化传统”的理念,田阡跨过沟沟坎坎,不断开展田野研究。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是武陵山区少数民族聚居的重要区域,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南岸,是西南大学校地合作的重要基地。 田阡自2008年起参与到西南大学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校地合作建设之中,先后到多个帮扶村进行调查。2010年初,田阡选择了该县的沙子镇卧龙村作为其田野试验地。对于第一次到卧龙村的情形,田阡仍然记忆犹新:“当时汽车在蜿蜒的公路上盘旋,一眼望去,大片大片的烟叶郁郁葱葱,就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在村子里,村民自豪地向我们介绍卧龙村的美丽风光、人文历史。在被此处的环境深深吸引的同时,我开始思考如何从山水之间的文化传统中去寻求适合现代产业化发展的元素。” “我的研究应该如何帮助山区少数民族的农户?如何在这块土地上播下希望的种子?”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田阡与他的团队成员对这个以烤烟种植为主要农业经济支撑的村落进行了深入调研。 为了详细了解农户种植、农业机械化发展等情况,田阡几乎每天穿梭于农户家中进行深入访谈。他说:“山区的村民很好客,他们拿出当地的粮食酒,拿出自己家做的腊肉,非要我们留下吃饭。”田阡和很多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为他的科研工作带来很大帮助。 整个田野调查过程当中,田阡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助该地区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究竟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他认为,目前学术界对农业机械化的研究,一是缺乏对山区少数民族的调研,二是较少从农户的角度来看待农业机械化的问题。如何突破传统研究的局限是关键。 从田野中来 到田野中去 调研结束后,在整理资料时,田阡眼前总能浮现出鲜活的案例。比如,沙子镇村民合伙购买了微耕机,但是当地没有专门的维修服务网点,微耕机出现故障后就只能被闲置。 卧龙村烤烟的大规模种植为微耕机等农业机械在该村的推广和使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实现烟草生产机械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田阡表示,整体上我国山区经济尚不发达,地貌复杂,机具适应性较差,再加上烟农文化水平较低、烟草农业机械种类少等因素限制,机械化程度总体上较低,从而导致烟叶生产的效率较低。这需要政府、烟草公司、科研机构、农机生产企业和烟农等多方主体参与配合、相互支持才能顺利推进。针对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他在报告中建议,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实施烟田整治工程,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引导实现土地有序适度规模经营。 田阡告诉记者,学以致用,让自己的研究能真正从田野中来,再到田野中去,这是他自走上学术道路以来一直秉承的信念和原则。他希望自己的学术研究的种子能在肥沃的田野中茁壮成长,为这些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