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论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进程与社会生活形态(5)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 段颖龙 参加讨论

    关于上古圣贤如何教化人民,人民被教化的难度有多大,中国典籍中给出了答案。《淮南子·氾论训》:“古者人醇、工庬、商朴、女重,是以政教易化,风俗易移也。”正是由于当时的人民无知而淳朴,所以人民容易教化。接着,《氾论训》又说到上古各个不同时期圣贤教化人民的情况:“昔者,神农无制令而民从,唐虞有制令而无刑罚,夏后氏不负言,殷人誓,周人盟……”神农氏的时候,即便社会没有法令,人民也都顺从于圣贤,显示了当时人民十分容易被教化。而到了尧舜时,开始有了法令,但尚未设立刑罚约束违法者,可能因为没人会公然违法。到了夏代,君主的法令没人会辜负和违背,但到了商代,君主需要让人民对着宗庙祖先发誓不违背法令,这才能保证法令的顺畅执行。而到了周代,则需要筑坛对天而盟,接受上天的监督,人民才不敢有违背法令的。这显示了中国古代民众接受教化的过程呈现出由易变难的发展趋势。而近代欧洲的传教士在教化印第安人方面也觉得十分容易。公元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率领船队首次在巴西东海岸登陆。船上的书记员佩罗·瓦斯·德·卡米尼亚在写给葡萄牙国王的信件中记录了在这里的土著居民图皮人。他说,这里的居民赤身裸体,皮肤呈现红铜色,显得健康、强壮。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居住在房屋里。他们非常单纯,完全没有信仰可言,也没有宗教的概念,欧洲人很容易就能与之订立盟约。①而西班牙人在描述他们在加勒比群岛及南美大陆所看到的印第安族群都天真得像孩子一样,十分容易被骗,以至于将西班牙人当做神祇一样崇拜。而西班牙人则将他们以取乐的方式残忍屠杀,最终让加勒比诸岛上的印第安人惨遭灭绝。这一切说明,对于已走出森林,经历过“混斗”阶段后,有了一定简单交际能力,有了一些简单的信仰或甚至没有宗教信仰,而又处在物质资源丰富环境下过着安逸生活的中国先民和印第安土著民众来说,只要抱着教化的目的去施教,他们是很容易接受洗礼的。
    在传统的欧洲,教化的主旨是传播基督教,其次是其他科学及文化知识。而在中国上古,似乎礼仪才是教化的核心内容。《商君书·画策》:“昔者昊英之世,以伐木杀兽,人民少而木兽多。……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故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为了让人民适应变化的环境而减少争斗,黄帝为人民规范了上下级关系,以及亲属之间的关系,让礼教在华夏部落中普遍推行开来。一切都按照制定好的规范运行,原始社会于是迈向了一个崭新的秩序井然的阶段。《史记·殷本纪》:“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时在夏末的商族领袖汤由于葛国君主的不祭祀而兴兵攻伐葛国,并认为只要看这个国家人民的精神状态,就知道该国的教化是否良好。葛君不祭祀祖先,没有端正自己,更不可能教化百姓,自然葛国人民失去教化,人民“十人十义,百人百义”,上下不齐心,一盘散沙,最终遭到商汤讨伐。而相反,在殷末的周族在其境内推行礼教,人人道德高尚。《史记·周本纪》载,虞、芮两国君主争讼,他们去周人那里评理,但当他们看到周人不管平民还是贵族都有礼有节而互相谦让时,受到了感化,两国君主互相和解。这就是教化的力量。而16世纪西班牙神父拉斯·卡萨斯在他的《西印度毁灭述略》中描述,在美洲加勒比地区的西班牙岛(即今伊斯帕尼奥拉岛),也有类似殷末周族的古老王国——萨拉瓜王国,其国民举止文雅,语言优美,人人道德高尚。并且书中明确说,国民的这些美德是与王国的贵族教化分不开的。②由此可见,上古社会天性淳朴的人民只要受到道德教化,就很容易接受并使全社会处于一种被美德所笼罩的气氛下。
    --------------------------------
    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纪录片:《巴西日记——一个国家的诞生》。
    ②【西】拉斯·卡萨斯著 孙家堃译:《西印度毁灭述略》,商务印书馆,1991年9月,第25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