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日本战败投降,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中国抗战胜利,是近代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军事科学院原军史所抗战组长、研究员岳思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抗战胜利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争取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正义事业和人类和平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回顾历史,岳思平指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日本面对的既不是甲午战争时腐朽的清政府,也不是签署“二十一条”的北洋军阀政权,而是一个团结起来和空前觉醒的中华民族,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以国家和民族解放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时代特征的进步力量,发挥了扭转乾坤的中流砥柱作用。随着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和倡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调整方针和政策,将“反蒋抗日”改变为“逼蒋抗日”至“联蒋抗日”。国民党则在卢沟桥事变后,承认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的合法地位,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从而正式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对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是战胜强敌的成功战略举措。岳思平分析说,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建立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游击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紧紧依靠和发动群众,组织和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四大敌后战场,抗击了日军主力,并使自己获得了大发展,逐步成为中国抗战的主力军。毛泽东在著名的《论持久战》中深刻揭示了中国全国抗战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的发展规律,科学地指明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出路和前途,从思想和理论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成为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理论指南。中国抗战胜利的经验说明,先进的军事理论,对于弱国战胜强国,取得反侵略战争的最后胜利,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 岳思平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作战的敌后战场,与国民党军队作战的正面战场形成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两个战场,这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显著特点,成为国共两党实行军事合作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也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的成功体现。当时国民党军队控制着中国大部分资源,且有200多万正规军,理所当然地应担负起正面战场的正规战。但中国在军事上单靠正面防御是难于取胜的,还必须到敌人的后方去发动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在军事战略上适时实行由国内革命战争的正规战为主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游击战为主的转变,执行“战略统一下的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军事战略方针,将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开辟了华北、华中、华南、东北四大敌后战场。敌后战场的开辟,形成独当一面的战略格局,变战略内线为战略外线,变战略包围为战略反包围,与正面战场构成了对日军两面夹击的有利战略态势。抗战历史告诉我们,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共同对日作战,是中华民族在军事上的独特创举,是以弱胜强的成功实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抗战精神,是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伟大旗帜。岳思平表示,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几千年来一种根植于中国人血脉中的民族认同感,总是随着国家民族安危,升华为强烈的爱国责任感。抗日战争极大地加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和海外华侨同祖国的血肉联系,纷纷以赤子之心报效祖国。一切为了抗日,抗日高于一切,实现了爱国主义精神质的飞跃,从而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信念。抗战期间,亿万中国军民表现出来的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力量战胜敌人的民族自尊心,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奉献精神,成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解放,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在抗战的血与火的洗礼中高高飘扬。(本报记者 刘小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