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史理论体系(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杰 参加讨论

    城市史研究的价值
    从学术价值上看,城市史研究是一次历史研究“标的物”的重大转变,它摆脱了长期以来高大上的宏观政治史和经济史的框架束缚,注重以具体的历史实物和个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解读中国历史演变,重构历史实体,为历史学科的发展投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使得历史研究更接地气,更富有生命力。
    从现实价值上讲,十八大以来城镇化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城市史研究的现实意义更加突出,其研究可以为当代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规划提供思路和历史依据,充分挖掘和展示城市特色,传承城市文化传统,避免“千城一面”,“城市史研究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根,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魂,它有利于提升一个有历史基础的城市的知名度,既能符合史实,又对当前的经济发展起指导作用,能为城市树立一个卓尔不群的发展精神”。目前将城市历史研究与现实城市发展研究相结合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并开始受到专家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中国城市史的研究成绩斐然
    中国社会科学网:当前城市史研究取得了哪些成绩(理论与方法层面)?有观点认为,城市史研究存在抓大放小,比较性研究较弱等问题,在您看来,当前城市史研究面临哪些问题?
    任吉东:城市史研究的成绩。从目前的学术研究现状来看,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可谓成绩斐然,在个案城市的研究、城市内部的结构功能研究、城市人口、社会生活、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城市群带及发展模式、城乡关系、不同类型城市比较研究等众多领域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理论与研究方法是学术研究的根本,如何全面阐释构架城市史相关理论,以便对20世纪中国城市的发展进行宏观上的论述与解读,自中国城市史研究兴起以来,便一直为学界所重视。但总体而言,我们的理论体系仍然无法摆脱“西学东渐”的局面,从施坚雅的区域城市体系到注重社会文化的芝加哥学派,都先后影响并左右了我们的研究方向和思路,虽然有一些国内的学者也在城市分期、城市动力、城乡关系等方面有一定的理论探索,但仍然缺乏具有宏观意义上的理论建构,近代城市发展的理论体系、城市史研究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线索、城市现代化的主体脉络等有深度的理论构建凤毛麟角。
    而在研究方法上,城市史研究集社会学、人类学、建筑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多种学科为一身,真正实现了跨学科的理论方法综合运用,特别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边缘学科的诞生,在城市史的研究中应用新技术、新手段也越来越普遍。与传统史学相比,它已经远远超出史学范围,逐渐成为与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密切联系而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门新学科。
    2)城市史研究的问题
    首先,你说的抓大放小问题依然严重,城市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大中城市,而中国各地差异巨大的大多数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还处于薄弱或空白状态,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区域城市史研究和整体的宏观研究的全面展开。
    其次,比较性研究极度缺乏,尤其需要开展中外城市、不同区域发展和个案城市的比较研究,目前这方面的成果不容乐观。
    再有,就是“断代化”思维突出。人为的史学分期使城市史研究画地为牢,形成城市史研究中的诸多断层和代沟,古不知今,今不通古,古代史与近代史缺乏交流与对话。这种片断性和孤证性的研究或者能窥视个别城市、个别区域在某时段的发展特色,但无法实现“一斑窥豹”的功能。
    另外,就是“同质化”克隆现象普遍。虽然城市史研究在其地域内容上获得一定突破,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沿袭前期个案城市的既定套路和惯用路径,而真正意义上交叉运用建筑学、社会人类学与城市学研究方法的成果尚不多见,特别是对新文化史、网络分析理论的吸收和借鉴还有待深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