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甲午战败主要原因是无法集中优势兵力歼敌(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北京晚报 贾本义 参加讨论

    山海关到沈阳
    要走19天
    甲午战争中,日军属于跨海作战,补给线很长,必须从海上运输。而中国是内线作战,扰乱和切断敌军的海上交通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措施。因此,集中军力,寻找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就能克敌制胜。可惜,这种战略靠日行30里的行军速度是绝对办不到的。
    在辽东半岛之战中,日军兵分两路,一路从朝鲜跨过鸭绿江入侵,一路从海上进犯,在花园口登陆。花园口沿岸海滩很浅,大船不能靠近,军队与物资需换汽艇和舢板转运。日军36艘运兵船在军舰的护送下,2.4万人及大量军马辎重,从10月23日至11月7日整整登陆了15天。这其间清政府如果能迅速集中派遣一支部队凭险扼守海岸,再派海军袭击敌舰,对敌形成两面夹攻,日军肯定损失惨重。但奇怪的是,岸边小股清军放了几枪便了无踪影,海军则根本没有出动。日军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得以从容登陆,打开了进攻旅顺的大门。很快,清政府经营20多年,耗银数千万两的重要军事基地旅顺陷于敌手,大量船只、武器、装备、粮食被敌缴获。日军兽性发作,残忍地进行屠城,旅顺数万军民被杀害,全城仅有36人幸免于难。
    1895年1月29日,日军联合舰队掩护50艘运兵船共3.4万人,用5天时间在山东荣成登陆。荣成距北洋海军基地威海仅有30海里,是日军袭击威海的最佳路线。威海之败主因就是救援不力。清军为何不进行反击呢?兵力不够,援军还在途中,远水不解近渴!山东战场有2.1万清军,其中前线有1.2万,分守于威海、烟台、登州等地。直隶、奉天形势危急无兵可调。从南方调来的20营兵还在路上。其中5营兵刚从徐州出发,有10营兵还未到淮安,有5营兵还未到镇江。靠两条蹆步行何年何月才能到威海救急?日军用4天多时间就登陆完毕,迅速以2.5万人从后路包抄了威海,水陆夹攻只有几千人的清军,先后攻下南帮、北帮炮台,2月11日攻占刘公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甲午战争中,清军连一场像样的胜仗都没打过,其主要原因就是无铁路调兵布防到战略位置,无法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广东提督唐仁廉部,1895年12月16日从山海关出发,走了19天才到达沈阳,而如果用铁路运输,几个小时即可到达,低效可见一斑。
    铁路是人类进步的伟大里程碑之一,曾被马克思誉为“现代工业的先驱”。自1825年9月,英国工程师成功地揭开了铁路运输的序幕,开辟了陆地运输的新纪元。交通运输从马车时代进入蒸汽机车时代,运输速度和能力有了质的飞跃,极大地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发展。1830年以后,美国、法国、德国、比利时、俄罗斯等国家,先后开始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20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的铁路网基本形成。此时,美国修筑铁路已达40多万公里,德国铁路达6万多公里,英国铁路三万八千多公里,法国铁路4万多公里,意大利铁路一万八千公里,比利时铁路7400多公里,日本铁路一万三千多公里。
    当时铁路长度是国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比如美国,从1850年到1910年的60年间,共修建铁路37万多公里,平均每年修建6000多公里。到1916年,全美铁路运营里程达41万公里。这场规模宏大的运输革命,推动了美国钢铁、化工等重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和完善,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现代化。铁路作为当时最现代化的运输方式,不仅在促进美国全国性市场形成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促进了“城镇化”。183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6.72%,到1900年,增加到63%,城市人口随着铁路线的延伸而增长。在此还催生了众多的“铁路城市”,带动了沿线资源开发,加速农牧业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使铁路沿线及附近地区步入了早期的繁荣。
    再如英国,1825年建成全世界第一条铁路后,铁路运输的优越性被认知,迅速掀起兴建铁路的高潮。到1890年,形成了全国性的铁路网,路网总长度达3.2万公里。铁路运输业的兴起,直接带动了采煤、冶炼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物质和商品的流通,带动了服务业的现代化和资本市场的重大变革,为英国工业革命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由此可以看出,铁路运输是一个大的系列。它的发展,带动和促进好几个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对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日本是在1872年10月,开通了新桥与横滨之间29公里的铁路。1874年开通了大阪和神户间的铁路。因为国内提出连接东西两京的干线优先建设的提议,1877年京都大阪线开通了。在京都和阪神铁路开通后,铁路代替了之前人员和货物用船只和马匹承载的交通,交通体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到1893年底,日本的国营和私营铁路发展迅速,已达1万多公里,铁路交通网基本形成。
    再看中国,1889年5月,距英国首条铁路60多年后,清政府才正式同意在全国修筑铁路。如果从1881年开平矿务局修建不到10公里的运煤专线算起,到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十几年间才修建400多公里铁路。对于具有上千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的国度来说,少得可怜,对经济和军事起不到什么作用。
    除开铁路,就水路而言,日本有400多艘轮船,总吨位16万吨。中国只有轮船20多艘,总吨位约5万吨。相比之下,差距很大。
    日本将军队和军用物资利用铁路从全国各地迅速集中到港口,乘轮船30多个小时就能到达中国,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从而达到了兵贵神速、出奇制胜的战争效果。
    “快速大运量”
    仍是战争胜利的必备条件
    1950年代,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之前,周恩来总理就指出:“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军委组织和派遣铁道兵团首先赴朝,担负运输保障任务。
    战争开始时,中国人民志愿军还没有空军参战,美军轰炸机肆意低空追射车辆和行人,炸毁桥梁,封锁铁路和公路,企图切断中国人民志愿军运输线。志愿军入朝时,共有汽车1300辆,20天内被美军飞机炸毁600余辆,志愿军后勤供应陷入严重困境。
    在危难之际,志愿军铁道兵发扬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一边战斗,一边运输。共运送部队和物资385234辆,境内装车和送出境202038辆,重800万吨。完成抢修、抢建、复旧正桥2294座次,延长12.9公里;便线便桥128公里;线路14961处次,延长1003公里;隧道122座次;车站3648座次,延长161公里;通信线路55483条公里,取得了反轰炸的胜利。创建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彭德怀司令员指出:“若无火车运输,汽车白天又不能行驶,要想支持数十万军队继续南进作战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现代战争是陆、海、空、二炮多兵种的立体战争,敌我双方往往以轰炸、空降、炮火封锁等作为破坏对方后勤供应的战略手段,前后方的差别越来越小,这就要求后勤成为一个既能组织供应,又能指挥战斗的指挥体系,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之后,中外军事学家对于铁路运输在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军事科学院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经验时指出:“必须建立起‘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这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关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后勤工作千头万绪,但根本任务是在敌人空军封锁破坏的情况下,把国家提供的大量物资,源源不断地及时运往前线”,而“火车是主要的运输工具”。美国陆军大学在《铁道军事运输在未来战争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报告指出:两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从朝鲜和越南两次战争的经验来看,“在大规模战争和后勤保障战线拉得很长的情况下,不靠铁路运输而战争能取得胜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验证”。强调了铁路在军事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在崛起,即使是和平崛起,有些国家,尤其历史上不断侵略中国的国家,心中不平衡。找出种种理由,散布“中国威胁”等谣言,进行遏制和打压,甚至拉大旗作虎皮,用多次的联合军演来威吓中国。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重要一条就是增强国力,加强国防实力。这就要求把铁路方面的事情办好,不断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决不允许甲午战争历史悲剧重演!
    贾本义(作者系中国铁道博物馆原党委书记、副馆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