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周 鑫 英雄,代表着一个国家最巍峨的精神丰碑,传承着一个民族最伟大的精神魂魄。中华民族历来爱国如家、英雄辈出,为抵御外侮,无数炎黄子孙奋起反抗,或沥血敌阵,或碎首沙场,或毁家纾难,形成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显著特征。 中国军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重塑并捍卫着中华民族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抗日战争是一场神圣的正义战争,是一场从根本上促进全民族觉醒和团结的战争。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中华民族终于觉醒起来,开始从过去自发无序的局部抗争,上升为自觉的为民族命运和正义事业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当时中国战斗机飞行员中华侨就占3/4,绝大多数血洒疆场。1937年9月19日《大公报》载文《感谢卫国军人》:“中国军人,近来确立了新道德、新人生观。他们并不是愁眉苦脸地去做牺牲,而是欢欣鼓舞地去尽责任。今天的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为了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自由,并且确有把握,一定能达到。”已经充分觉醒起来的中国人民,激发出为正义而战、为民族而战的方刚血气,升华为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挫败了日本侵略者的狂妄气焰,从而一扫近百年来屡战屡败的悲观阴霾,重新找回了民族的自尊和自信。 中国军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凝聚并升华了中华民族决死无畏的坚强意志。将不畏死,士不贪生。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中,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为典范,“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全国抗日军民勇猛顽强、浴血杀敌的强大精神武器,使得广大中国军民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几乎靠近战、肉搏与日军拼杀,用鲜血和生命履行了保家卫国的职责。1938年3月,毛泽东在延安追悼抗战阵亡将士大会上曾感慨地说,从牺牲的将领到每一个战士,他们无不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将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他们胸怀救国救民于水火之心,或驰骋于硝烟弥漫的疆场,或周旋于血雨腥风的敌后,用自己的热血与骨气,映照出民族的苦难与辉煌。“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日本《每日新闻》社战地记者报道,1942年5月,八路军冀中军区警备旅一部在衡水徐家庄村反“扫荡”中,“坚决抵抗直到全部战死”,这些让“日军感动于其勇气”“以为军人榜样”的中国官兵,被日军殓葬后特立“中国无名战士”之墓。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换来的抗战胜利,充分弘扬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使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发挥到了历史的顶峰。 中国军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折射并闪耀出中华民族坚如磐石的特有品格。坚持到底、抗战到底,是中国抗战有力配合与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有力诠释,是今天我们纪念这一伟大胜利的深刻体会。在民族命运危亡之际,在世界发展险恶关头,中国军民充分发扬中华民族坚如磐石的特有品格,顽强抗击,誓死不降,不仅肩负起挽救民族危亡、争取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而且承担了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责任。1941年,当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法西斯将侵略战争推向全球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已独立进行了10年,全面抗战也已经进行了5年多时间。即使是在抗战最艰苦、困难最严重的岁月里,中国不但没有向日本法西斯屈服,反而坚持抗战,持久抗战,夺取了战争的胜利,成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凡是读过抗战历史故事的人,无不折服于四万万中国军民在困境乃至绝境中所迸发出的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精神力量。在这场以弱胜强的战争中,中华民族正是凭借着这种坚如磐石的不屈意志,才能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奋起抗争、众志成城。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也是中华民族坚如磐石不屈意志升华的历史进程。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70年前,中华民族大敌当前,我们靠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战胜了侵略者;70年后,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强军目标的伟大事业,也前所未有地遇到更大的阻力和压力、更多的外部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高扬抗战精神之旗,砥砺英雄奋进之志,以强烈的使命感和只争朝夕的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奋进,不断汇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