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不容否定(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人民日报 于沛 参加讨论

    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根据新情况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列宁主义阶段。在列宁主义指引下,俄国人民夺取了十月革命的胜利。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使社会主义从一种崇高的信仰、理想变成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一开始就不单纯是一种所谓的“欧洲现象”,而是具有世界意义;十月革命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是全人类发展共同的光明大道。
    中国道路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列强的宰割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早在19世纪末就致力于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然而各种尝试都失败了。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个被压迫国家的人民带来了希望,鼓舞了他们争取自由独立的信心。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不是通过书本,而是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找到了观察世界和掌握自己命运的思想武器。
    中国当时有许多情况和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国相同或者近似,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受到极大鼓舞,给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启示,“走俄国人的路”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共识。1918年7月1日,李大钊在《言治》季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这是中国人民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第一篇重要文章。他写道:“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显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显兆……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领导中国人民沿着十月革命的道路前进,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走俄国人的路”绝不是脱离中国的国情、照抄照搬“俄国人的路”。列宁在开创俄国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坚持社会历史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法,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民族性,提出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如何以独特的形式表现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列宁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社会主义不存在“统一模式”或“标准形态”,每个国家都要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中国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1938年10月,他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政治报告时说: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发挥指导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