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历史根据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光明日报 张海鹏 参加讨论
 
 
    四川举办“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学术讨论会,邀请国内外学者出席研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的历史关系,很有意义。我谨提出一点不成熟的思考,为会议助兴。
    “一带一路”是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国家后续发展的宏大构想,也是推进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倡议。它与16世纪以后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发展模式有本质区别,它不以掠夺别国以自肥,而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倡议。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级顶层规划提出,学术界特别是国际关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与现实紧密相关学科阐述“一带一路”意义的研究文章和学术研讨较多。“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需要加以阐述,提出“一带一路”的历史根据更应该加以说明。这是历史学家应该做的事。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为了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各地举办了若干涉及丝绸之路的学术讨论会,西安、兰州、银川、泉州、桂林等地都曾举办过讨论“一带一路”的学术会议。此次成都召开“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学术会议,就提交的论文看,国内外学者从史料出发,论证了四川经北方草原到达中亚的陆上丝绸之路,经过云南到达印度的西南丝绸之路,以及从长江到达东南海疆的海上丝绸之路,这种集中研讨四川与丝绸之路关系的学术会议,把人们对丝绸之路的认识一下集中到了四川。
    一般来说,张骞“凿空”西域是开辟丝绸之路的里程碑。据《史记》《大宛列传》《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到了大食(今阿富汗、伊朗及中东部分),看到了从印度贩运到大食的邛杖和蜀布。可见,在张骞通西域之前很久,从四川出发通过南亚诸国到达中亚的丝绸之路早就开通了。事实证明,张骞通西域只是打通了官方的交通渠道,在此以前,民间贸易交流渠道早已存在了。
    从考古资料可见,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了丝织物的遗存。四川在渔猎时期,即传说中的“蚕丛”时期,就出现了采桑养蚕的习俗,学者辨识甲骨文中就有蚕字,蜀字很可能就是从蚕字演化而来。养蚕缫丝的生产技艺,可以肯定四川是发源地之一。蜀锦是综合性生产技艺的成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里程碑。文献资料早记载了蜀锦,考古发掘证明,蜀锦是丝绸之路上找到的重要物证。
    从中国出发通往世界各地的丝绸之路,是自然形成的商道,像茶马古道一样。走在这条商道上的有商人,有僧人,有官人,有军人,也有各种游历者。丝绸之路不仅是货运通道,也是文明传播的通道,是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交融互鉴的载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