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1952年,大约8000多湘女响应号召,远赴新疆屯垦戍边。她们在广袤无边的戈壁滩上落地生根、拓荒创业,成为荒原上第一代女教师、女医生、女会计、女纺织工、女农技师、女拖拉机手……八千湘女与万千奋斗在各行各业的湖湘女性一起创造的湖湘女性文化是中华女性文化的一朵奇葩。围绕“八千湘女上天山”的历史意义、时代价值,以及今天如何弘扬湖湘女性文化等,记者采访了武汉音乐学院教授胡艺华。 中国社会科学网:请您谈谈“八千湘女上天山”的历史意义? 胡艺华:对“八千湘女上天山”这一段历史到底怎么看、怎么评,需要我们回到历史的场景去加以审视。 作为与改革开放同龄的新一代湖湘子弟,面对这段历史、这个群体,我只能以一种仰视的目光和一颗崇敬之心来为她们点赞,因为,越是深入到这段历史的深处,就越能感受它夺目的光辉和深沉的力量。 “八千湘女上天山”书写了一个精彩故事。自古“湘女多情”,其实,此情并非只是儿女情,更多的是家国情,其中既有似水柔情,也有铁血豪情。正因为有这样的文化基因,湘女历来敢爱、敢恨、敢担当、敢为人先。“八千湘女上天山”,在广袤无边、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落地生根,拓荒创业,成为了荒原上的第一代女教师、女医生、女会计、女纺织工、女农技师、女拖拉机手,她们用赤胆忠心、大情大爱和自己的血肉之躯,把沙漠变成了绿洲,于荒原中建起新城,应该说,每一个湘女在天山都有一个鲜为人知但感人至深的精彩故事,八千湘女的故事共同汇成了一部“美丽与智慧的绝唱”、“青春和生命的史诗”,在共和国历史上写下了坚苦卓绝而又浓墨重彩的一笔。 “八千湘女上天山”创造了一个伟大壮举。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热情投身于共和国的建设中,在党中央建设新疆、保卫边疆的号召下,内地很多地方都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参军”、“上天山”的热潮。于是乎就有了“八千湘女上天山”的壮举。她们响应号召最积极、成批进疆时间最早、进疆后劳动最能吃苦,更重要的是她们坚守精神最强,一辈子就留在了新疆,有的甚至一辈子没再回过故乡。她们原本都是平凡的人,但她们能够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人民需要的地方坚守下来,那就成了不平凡的人。 “八千湘女上天山”形成了一种红色文化。“八千湘女上天山”本身包含了一些积极向上、温度人心的文化元素,尤其是在历经了60多年的沉淀之后,它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主题鲜明、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的富有特色的红色文化。在精神文化层面,它把“大情大爱、至刚至柔、坚毅执著、勤劳聪慧”的湘女精神移植到新疆,凝结成了“精诚精致、重情重义、敬业齐家、勤俭自强”的独特精神气质;在物质文化层面,它在60多年垦荒戌边和异地生活的实践中留下了大量可观可鉴的遗存和印记,衍生出了一系列具有纪念意义的文艺作品和实景实物;在行为文化方面,它推动一大批湘女自觉把自己融入到新疆的生产生活中,在民族文化融合、兵团文化聚合中不断形成新的行为范式和文化个性;在制度文化方面,它催生出一系列适应新疆湘女家庭生活需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规范、礼仪、仪式。这些红色的文化元素已经并将恒久地内化在湘女及其家人和子孙后代的血脉之中,成为一种不可磨灭的红色基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