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跨越发展奇迹取得原因的分析,因为立场和方法的不同,所形成的结论也不同,有的甚至会形成理论“陷阱”,会使我们不自觉地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命题,并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这就给我们明确了在经济史和经济学的研究中,既要破新自由主义等思潮,又要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双重命题。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为指导,深化中国跨越发展动力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这不仅仅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要求,也是对遵循人民是历史创造者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做研究的要求。 当代中国跨越发展的取得,有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使我国能够发挥结构效应、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和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动力来自于人民,即坚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特别是通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不断探索完善,逐步形成和完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实现路径。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中国之所以没有走俄罗斯的资本主义化之路,就是因为没有像苏联那样形成官僚利益集团,不仅如此,在改革中更是坚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是让少数人吞食社会财富而偏离共同富裕的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使通往共同富裕之路更加清晰和坚实的共享发展理念,在产权制度上倡导员工持股,对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过高的年薪进行合理调整和限制,着手解决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加大反腐败力度防止社会财富被侵食,实施精准扶贫解决贫困人口发展困难和收入低的问题等,以扼制因实施市场经济改革而发生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里,正因为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发展成果的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人民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在进入新常态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有了良好开端。这些都使社会和谐进步有了坚实的基础,也使需求与消费能够实现相对均衡,避免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长时期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根本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正是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出发的要求。将这一讲话贯彻落实到研究中,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完善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更多更好的学术研究成果支撑,发挥好哲学社会工作者的作用。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化中国跨越发展原因的研究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出发,深化中国跨越发展动力的研究,才能避免对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误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如何对待人民及劳动和资本。在西方经济学中,形成了只有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也形成了以资本处于支配地位的制度体系。正是这样的理论观点,也主张社会主义实行资本主义化,在财产上实行私有化。以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形成了“华盛顿共识”,其目的就是服务于跨国资本,但却被粉饰为一国实现发展的“灵丹妙药”,向苏联东欧拉美国家推销。其结果,苏联由工业强国变为主要依靠出卖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支撑的境地,拉美国家也没有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而依赖西方发达国家。 西方经济学解释不了中国跨越发展,把这一奇迹称为“中国之谜”,甚至认定是悖论,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以资本为中心的理论逻辑。不但如此,还对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依照这样的理论逻辑,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加以表象化、碎片化、孤立化、静态化分析,推导中国跨越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实施了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而无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无视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坚持,无视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无视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就是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理论,坚持整体观,不能把经济问题孤立起来,而应当把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联系起来,研究相互间的影响,跳出唯资源配置而研究资源配置,破除新自由主义思潮,通过破与立并行,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