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社火 闹社火是北方汉族传统民俗,每年过年穿街过村进行表演。一般将社火的规模视作该村的兴旺程度。甘肃白银市靖远县每年也会闹社火,把舞狮子、舞龙、秧歌等活动统称为社火。 每逢春节,从旧历腊月开始,到新年的元宵节期间,靖远城乡都要排练和表演由当地民众自发参与的系列文化娱乐活动。这些庆祝活动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民间俗称社火,亦称其闹社火或耍社火。 靖远老百姓的闹社火活动由来已久,经过历代延续已成为习俗,主要有告庙、舞狮、龙灯、彩船、高跷、铁芯子、太平鼓、跑驴、大头和尚等。 告庙 俗称出窝。社火排练完毕公开演出的前一天,要举行告庙仪式。因为农村排练社火,一般都是以神的名义来组织,故出演前必须前往庙堂,焚香祷告,率先为神灵表演,即为告庙。告庙时,挑选精悍青壮年十数人,妆扮成为戏剧人物,骑上高头大马,浩浩荡荡,敲锣打鼓,走街串巷。 舞狮 俗称跳狮子。先用纸筋壳制作狮头,将其外表彩画成型。再以大麻染成绿色作为狮毛,缝缀于数尺长的布面上做成狮身。舞狮由两人表演,身着彩色服装,与狮毛颜色一致,前者舞头为首,后者随身作尾,上下翻跳,动作协调,形成一体。用来表演狮舞的桌子长1.4米、高1.2米,表演时桌下需蹲二人,以免狮桌摇晃。狮子一般为两只,绿色头为公狮,蓝色头为母狮,也有跳独狮的,跳狮时除锣鼓助威外,并燃放焰火。舞狮初登场,先放三把焰火助威,接着在跳“四角”、“翻身”、“打能能(站立)”、“下狮娃”等环节,还要辅之以焰火,技艺精湛,为当地一绝。 龙灯 以白布彩画墨绿色为龙身,用铁丝扎成龙头,糊以亮纱,全身制装九至十三节,每节安一手把,由一人掌握。龙头、龙身各节均装灯泡,龙尾装一条竹扫帚,由龙头率领集体舞动,快慢一致,浑然一体。 彩船 或称耍旱船。有单船、双船、群船(6~12只)之分,船身扎满花朵、明镜、灯笼,船体下方裙幔拖地,每只彩船由一人掌握,作假脚置于船面,似人坐在船舱,表演者将船身带动作船游水上之飘逸状态。群船表演多作戏剧装扮,如“游西湖”、“回荆州”等,船前由一武功较好者扮演船工导航,开场前先耍一套拳脚,接着再由群体进行表演。 高跷 用优质木椽刨成木腿,高约两米左右。在木腿上端约70公分处,安装有木脚台。踩高跷者将两腿绑缚于高跷台上,行走起来,步伐较大。表演踩高跷者多扮装成戏剧人物,中间夹杂有大头娃娃、疯婆婆、倒骑驴者等丑角,挑逗看客捧腹大笑。在锣鼓和鞭炮声中,同步缓行,煞是热闹。 铁芯子 用钢筋做成支柱,固定于木桌上。挑选10岁左右男女小孩,身穿戏装,将他们固定在弯曲的钢筋上,不露扎绑痕迹,每台有2至3人。表演者巧立于宝剑、马鞭、花朵之上,临空摇曳,前后摆动,但不出声唱说,仅以扮装奇巧称著。 天平鼓 有跳鼓、抬鼓两类。跳鼓,据说在民国年间从兰州、皋兰一带传入当地,开始由西滩村农民排练表演。每支跳鼓队由9至13人组成,各自扮成武夫,左手提桶鼓,右手执鼓棰,上下翻腾击鼓,其套路有九点、七点之分。鼓队由大锣指挥,鼓钹齐鸣,阵容庞大,声震四野。抬鼓,兴起于平堡,据说为“四十八门军户”自陕西带入。在当地农村,有自腊月初八至元宵佳节打太平鼓的习惯。这种鼓,鼓身为圆柱状木桶体,高约二至三尺,直径约一尺五至二尺,上下顶端鞔上牛皮,鼓身漆成红色,装铁拴,以粗壮鼓棰敲打,并配有锣钹打击乐器。鼓点节奏热烈欢快,鼓声响彻天地,传至四周数里。 跑驴 用铁丝绑就骨架,然后糊以纱布,彩画成毛驴形状,模样逼真。骑驴人扮演少妇回娘家的情节,有丈夫护送,另一人骑驴赶路与其相遇,演出各种姿态,博得观众嘻笑。 大头和尚 用纸筋括成较大的人头面具,表演者戴在头上。男角为一胖大和尚,身穿黄道袍,项戴念珠,手执拂尘。演出开始,作起床、揉眼、净手、击鼓、鸣钟、点香、磕头、跪拜等动作,然后盘膝静坐念佛。女角头戴少女面具,身穿肥大彩衣,手持彩帕,往返于和尚之侧,以手帕击和尚头部肩部,不让其静坐念佛,意欲谈情说爱,动作滑稽,逗引取笑,使观众忍俊不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