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军 尹隆河战役前,清廷看到曾国藩出师不利、劳师无功,便用李鸿章取代了曾国藩。从平捻策略策略来看,两人的计划不尽相同,曾国藩的计划是“以静制动,重点防河”,而李鸿章改进此一计划,提出的策略是“扼地兜剿”,而李鸿章的策略确实卓有成效。 清廷对于捻军围剿初期,因主要进攻方向在于太平军,而对剿灭捻军投入不够。袁甲三、胜保等剿抚并用,步步为营,个个击破,专以破坏捻军两淮根据地。虽未从根本上平定,但确使捻军遭受惨重损失。一旦太平天国势萎,清廷即将重心转向两淮捻军。僧格林沁指挥剿捻全局,一改以往双管齐下策略,对于旧日首鼠两端的苗沛霖也坚决剿除。与两淮之地大施屠戮,对捻军穷追猛打,曾于霍山黑石渡大破捻军和太平军余部联军。僧格林沁更加骄狂,自以为以满蒙马步队便可剿灭捻军,一再拒绝调动湘淮军增援,曾、李等人也以满臣轻视汉臣之故,有意掣肘。僧格林沁所部为新捻军牵着鼻子与豫皖鲁地区打转,终于自取兵败杀身之祸。 曾国藩接任钦差大臣主持剿捻大局后,其根据剿灭太平军的经验,认为新捻军已是不同于以往他所遇到的对手,决不能重蹈僧格林沁盲目穷追的覆辙,而改为“以静制动”的方略: 其一,重点设防。强调应在新捻军“必经之途,驻扎重兵,变围追之举为拦头之师,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贼”。使新捻军的行动受到限制,阻止其流动。 其二,建立马队。对付快速机动的新捻军,唯有以建立具有相同机动能力的马队才能奏效。以骑兵为主的几只游击之师,加上洋式枪炮的装备,利用经常调换、相互交替、或为守军、或作游击的特点,不断的打击、骚扰新捻军。 其三,修筑圩寨。在新捻军活动频繁之地,强调利用地方士绅组建团练构筑圩寨,坚壁清野,清查捻余。 这几个方面,有战有守,相互呼应,遏流清源,密切配合,甚是狠辣。然而,计划虽佳,执行起来确是困难重重。所隶各部多非曾国藩旧部,指挥不灵,多方掣肘。作战地域多是平原地带,不利于各部驻守防御。曾国藩鉴于此种情况,又重新修改方略,提出“聚兵防河”的计划,以地利阻遏新捻军的往返流动,逐步缩小作战区域,以便形成包围圈。怎奈计划尚未完全实施,所谋划的河防即被新捻军突破。曾国藩徒劳无功,黯然去职,改由李鸿章接掌平捻大计。 李鸿章上任轶始,仍遵照曾国藩的攻剿方略,但加以改进,提出“扼地兜剿”的策略:将东捻军“困于山深水复之处,弃地以诱其入,然后各省之军合力,三四面围困之”。他将各部分为堵击之师和兜剿之师,加强围追堵击。同时加强对捻军内部的分化瓦解,以执行其平捻方略。眼看东捻军进入湖北,李鸿章议定“重整沙、贾两河之防,困之西路山多之处”的计划,在大洪山、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和长江、汉水以北布下天罗地网,调动不下十万人的部队进行堵击。具体部署为: 1、北路:以其六弟员外郎李昭庆部淮军驻汝宁、信阳,阻住东捻军北上通道。 2、西面:令提督鲍超率霆军由河南南阳进至湖北襄阳,总兵宋庆与副将蒋东才率豫军防守枣阳,将军巴扬阿部马队、提督江长贵和蓝斯明部、水师总兵左光培部自汉水沿岸布防,防止东捻军西渡入川或西北入陕。 3、东面:安徽巡抚英翰、总兵张得胜等督率皖军驻六安、霍山一带,扼住趋皖之路。 4、南面:以前任湖广总督官文驻防武昌,兵部右侍郎彭玉麟率长江水师守备黄州一带,防东捻军南下。 5、以提督刘铭传、按察使刘秉章、总兵周盛波和张树珊部自河南分路入湖北,与湖北巡抚曾国荃、提督郭松林、记名布政使彭毓橘、记名提督伍维寿、熊登武部湘军组成兜击部队,决定在湖北消灭东捻军。根据李鸿章的部署,各路清军对东捻军形成了“三面兜围,南阻江、汉,笼山络野,已入阱中”之势。 李鸿章的策略卓有成效,后来捻军再也无法按照自己的战术套路作战。1867年12月,东捻军覆灭。1868年6月底,为救援东捻军出陕的西捻军在转战直鲁之间陷入清军的“河防之围”,孤立无援,全军覆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