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军起义 谈及捻军起义的历史意义,多数分析只简单提及其严厉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这确实是它的一个重要意义,但这种认识未免狭隘。捻军起义席卷十个省,时间长达50多年,它对同时期的太平天国、西北回族起义以及北方农民起义都意义非凡。 捻党运动产生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中国有三大反清结社,北方是白莲教,南方是天地会,中部便是捻党。捻党上接白莲教起义,下接太平天国革命,产生和活跃于两次农民起义高潮之间,起过承上启下的作用。捻军起义产生于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初期,当时,中国南方和西南、西北都有汉族和少数民族起义,它地处中国中部,使江南的革命烽火,延烧到北方和西北,起过桥梁作用。捻党运动从一七九七年(嘉庆二年)到一八五三年(咸丰三年),共达五十多年,捻军起义从一八五三年(咸丰三年)到一八六八年(同治七年),共达十五年。如果加上尾声时期,则捻党和捻军的斗争绵延了一百零三年。捻军起义以后,其活动地区曾达十个省的范围,这就是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江苏、陕西、山西、河北、甘肃和四川,可知影响的地区很广泛。 捻军起义对太平天国、回族起义及北方农民起义意义非凡: 第—、捻军是太平天国在北方的屏障,又是太平天国革命的继承者。捻军起义在淮北,太平天国在江南,两大区域紧相联结,大体上从湖北英山、罗田起,中经安徽庐州(合肥)、定远,东达来安、天长,可以作为两个地区的分界线。由此分界线往北,渡过推河,直到山东、河南等地,遍地都有捻军起义,真是如火如荼,绵延不绝。这种情况,给予清朝政府地方政权以严重威胁。从北京到江南的交通道路被切断,兵力无法南下,粮草无法运行,从北往南清朝要组织对太平天国的反攻是很困难的,这就对太平天国起着屏障作用。攻捻军将领若袁甲三、胜保之流,实际上陷于捻军起义的天罗地网里,如入泥淖,愈陷愈深,毫无战功可言。北方清廷的精锐——僧格林沁部及各省地方清军,就这样被长期拖在捻军战场上,无可如何,无法到江南进攻太平天国。在太平天国整个革命时期,强有力的反革命进攻总在东西两侧,而不在北边,这是和捻军战争的屏障作用分不开的。到太平天国革命后期,曾国藩及其湘军在长江上游,从安庆向东推进,拖住陈玉成部太平军;李鸿章及其淮军,配合所谓“常胜军”从上海向西推进,拖住李秀成部太平军;左宗棠及其楚军,配合所谓“常捷军”,从钱塘江上游向下游进攻,拖住李世贤部太平军,达三支反革命力量,形成东、西、南三支箭头,针对着南京逐步进行包围,但在北方,清廷始终组织不成强有力的反攻,四面包围,却独独缺着北边,僧格林沁的反动清军始终不能构成直接对太平天国的威胁,这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由于捻军起义及其地区起了屏障作用。 太平天国灭亡后,留在江北的主力是陈德才、赖文光部,留在江南的主力是李世贤、汪海洋部,一在西北,一在东南,两支大军都面临着险恶的绝境。东南太平军很快被左宗棠打败了,西北太平军在黑石渡战役以后,仅余数千人,但它后来不但没有败灭,而且蹶而复起,掀起了另一次抗清运动的高潮,赖文光本人的真正光辉历史,也是从南京沦陷后才开始的,这并不是由于赖文光的个人才能有多么卓越,也不是由于西北太平军战斗力异常强大,而仅仅是因为江北尚有捻军生力数万,与它合并改编,共抗强敌,才能使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绝而复继者四年。从一八六四年到一八六八年(同治三年到同治七年),捻军接替过太平天国的未竟大业,高举起太平天国的革命旗帜,这种作用是了不起的。这四年,是处在全国革命低潮时期,反革命进攻非常猖獗,要知道在低潮时期坚持四年,那是和在革命胜利发展的高潮时期坚持斗争颇不相同的,所以,这四年是不容易的,是艰难困苦的。这时,捻军成为全国革命斗争的中心,是暗暗长夜中的唯一希望,江南各地被打散了的革命者,江北各地被打散了的农民领袖,纷纷向捻军里去集中,这就是它对太平天国革命的继承作用。 第二,捻军是西北回族起义的推动者,又是它的同盟军。一八六二年(同治元年)西北太平军陈德才、赖文光部进入陕西,捻军张宗禹、任化邦部随行西征,在潼关内外,两军结成犄角。就在这种外来力量影响下,五月间,从渭南仓渡镇,大荔王阁村开始,揭起了西北回族起义的序幕。这次起义,是回族人民反抗清廷民族牢狱政策的总爆发,也是清朝反动派压迫少数民族的必然结果,但它的爆发,却又是和太平军与捻军的外来影响和推动分不开的。一八六四年(同治三年)西北太平军和捻军东下解救南京重围,陕西回族起义力量孤单,不得不从渭水流域退往甘肃境内,说明江南局势密切地影响西北局势的发展。一八六六年(同治五年)西捻军张宗禹部入陕、陕西巡抚刘蓉连忙从西部“回防”前线率部东下堵击,西北回族起义又得以从甘肃向东发展到陕西,并随之发展到陕北,又说明彼此的影响是多么密切。西捻军入陕后,虽与回族起义军关系不太好,未能联合作战,但客观局势促使着他们必须互为犄角,形成共抗强敌的局面。这时,宁夏、河州、肃州的起义军,纷纷扩大力量.形成西北抗清运动的高潮,斗争的火焰燃遍了从潼关到帕米尔高原的广大地区。一八六七年(同治六年)西捻军离陕,东出黄河,解救东捻军的围困。西捻军走了,西北的局势马上又一变,陕西回族起义处境孤单,又不得不退往甘肃境内去了。此后,西北回族起义因为没有汉族农民起义的支援,便由高潮逐渐走向低潮,左宗棠“攻捻”以后继续“攻回”,这里的斗争便一蹶不振,终于被左宗棠镇压下去。这说明,江南的革命运动推动了少数民族起义,革命的火种由江南传到了西北,捻军起义在江南太平天国和西北回族起义之间起过桥梁和推动作用,西北回族起义与捻军起义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捻军是北方农民起义的中心。捻军起义以后,北方各省农民纷纷起义,起义军成千上万,围城杀官、抗粮杀差的斗争绵延不绝,这都是在捻军的影响下爆发的。这些地方性的农民起义,有的也自称为“捻军”,有的虽另有名义,却与捻军有密切联系。还有的则是在捻军过境时,乘机起义的。他们应用的旗帜,提出的口号,活动的方式,内部的制度,一般也与捻军大同小异,基本上是按照捻军的一套作法行事的。这些农民起义,约有下列主要几支:一是苏鲁边区的幅军。在捻军的直接影响下起义,坚持十余年,地跨苏鲁两省数十州县,曾和捻军联合作战,捻军领袖李成后来就牺牲在捻、幅联合的斗争中。二是鲁西南的长枪会军。鲁西南也是捻军入山东必经之路,捻军对山东农民起义影响之大,从下边这首民歌里反映出来:“四月里,麦子黄,张老乐山东去打粮,过了濉溪口,来到老枣庄,当地百姓齐响应,廿四县动刀枪。”捻军和长枪会军也常常联合作战,斗争失败后,长枪会的一部分人转入黄河、运河交叉地区的水套里。进行水上活动;一部分人便南下入捻成为捻军的组成部分。三是鲁西北的白莲教军。它是在北伐太平军和捻军影响下起义的,地区大,人数也多,据有直鲁豫三省边界地带。白莲教军对胜保和僧格林沁军都作过战,对捻军有相当支援作用。起义失败后,有的成员南下入捻,有的转入地下活动,这里后来还不断地发生过抗清运动,斗争一直坚持到义和团运动期间。四是山东淄川的刘德培起义军。此军人数很少,困守县城,终被僧格林沁扑灭。围城时,刘派其部下司冠平南下请援,捻军和文贤教军都曾入援。五是河南南阳角子山起义军。他们自称为“捻”,但与淮北捻军并无联系。山东义军多与捻军关系密切,河南义军却与捻军联系较少,所以,官书中没有“鲁捻”和“皖捻”的区别,却有“豫捻”和“皖捻”的称号,这是区别之一。六是河南联庄会暴动。联庄会原是地主团练性质,是反动武装,但因兵荒马乱,地主豪绅怕死不愿当团首,有些村庄的联庄会领导权,便转入贫苦农民手里,这个组织也就成为抗清运动的工具。河南禹州,豫北新乡的联庄会首先起事,后来逐渐蔓延到几十个州县。不过地主豪绅对它总有影响,因而斗争内容以抗粮、抗税、抗捐为主,斗争方式以集体请愿为主,这是农民起义在河南地区的歪曲的表现形式。七是豫南陈大喜、张凤林起义。这是河南农民起义军中力量最大的一支,后来当过山东巡抚的张曜及其嵩武军,就是靠打这支军队发迹的。斗争失败后,张凤林被杀,陈大喜率部出走,并入捻军,成为后期捻军组成部分。《豫军纪略》中所谓“豫捻”,主要指这支军队,河南地方清军也主要和它作战。八是山东邹县文贤教军起义。邹县是孟子家乡,群山环抱,地形有利,在咸丰年间,有文贤教起义。这支军队常和捻军联合作战,后来捻军自顾不暇,起义军遂被僧格林沁击灭。僧在此大肆屠杀,死者数万,至今该地尚有孤魂碑、孤魂塚,是僧格林沁大屠杀的罪证。九是河南商邱金楼寨起义。起义由当地白莲教首领郜永清领导,即据此寨与毛昶熙、僧格林沁的大军对抗,皖北捻军首领有许多人是郜的弟子,寨子被围时,捻军曾来援救,双方关系也很密切。这次起义人数少,且仅据此寨,但斗争惨烈,僧格林沁后来将全寨几乎斩尽杀绝了。 以上九次起义,都和捻军起义有过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捻军是这些起义的影响者、推动者、组织者,也是他们的中心。没有捻军这样大规模的起义的爆发,也就不会有这许多小规模的起义的爆发,随着捻军起义的败灭,他们也陆续败灭了。这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主流和支流,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是同呼吸共命运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