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 赵金 这件唐代提链式五足铜香薰(见图),现珍藏展览在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内。1977年12月山东广饶县广饶镇(今广饶街道)十一村村民崔恩林捐献,据他介绍,该铜香薰出土于村内一家庙中发现的墓葬内,炉盖及炉盏出土时就已经缺失。 该香薰为青铜质地,高7.7厘米,口径11.5厘米,敞口,折沿,直腹,平底,炉身下部相间等距铆接五只睁目而视的独角兽,下部为虎爪状炉足,五足间又各铆接一个饕餮状辅首,并衔环。五足和辅首衔环都用铜销固定。铜环连接提链,原为可放置和悬挂,采用了先铸造部件,成型后铆接组装的制作工艺。 这种多足铜香薰盛行于唐代。溯其源头,可早到西汉的三足带托盘铜香薰,在河北满城西汉中山田靖王刘胜墓中发现有多件各式铜薰炉。多足带盘香薰在南朝墓中也有出现,例如福建省政和松源、新口的南朝墓出土两件青瓷三足带盘香薰炉。同墓也出土博山炉,可知同时期使用的香薰,不仅是博山炉,也有盘托的三足炉。 唐代佛教兴盛,用香更为增多。例如农历四月八日的浴佛节有佛生法会,法会中以香汤浴佛。这种浴佛法会在唐宋时代相当盛行。一般在佛寺及禅宗业林中,每逢祝圣、举行法会、住持上堂说法之前,必先焚香以表祝祷之意。其实自东汉明帝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焚香礼以奉神明或祀天地祖先均需焚香。更有甚者,行道上以香铺地,则香药的消耗量更大。 唐代香具除了继续博山炉的制作,也有新兴的式样。例如多足香薰、薰球、长柄手炉。质地多为金属器或鎏金银器。精美的纹饰使这批眩夺世人心目的香具,更为华丽的唐代艺术风格增添美丽的一章。 该青铜香薰虽然炉盖及炉盏缺失,但出土地点明确,器型别致,雍容华贵,十分难得,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