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 张晓笛 这是现藏于湖南省长沙市博物馆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错金银云纹戈鐏(见图)。长13.3厘米,重196克,为华夏古代战国时期制作的青铜器。其銎口端有金银相错的齿纹,銎径为2.7厘米。呈悬胆筒形的上半部分截面,上面的卷曲云纹亦采用了错金银工艺装饰,且错金和错银能够相互呼应、相互衬托。为了紧紧拴住它的柲(bì,兵器的柄)杆,卷曲云纹的最下层部位,还设计了对称的穿孔。呈扁圆形的戈鐏中部,有一较大卷曲云纹装饰在对称的两侧,且大云纹之间还点缀了小云纹;同时前后两侧皆有呈半浮雕状的一云头纹,上下错落地从鐏体伸出。而呈蹄足状的戈鐏最下端,底平且朴实无华。整器设计精美,造型别致,可谓匠心独运。 那么,这件长沙出土的青铜器戈鐏是为何物?它是做什么用的呢? 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的我国古代先秦时期,当时的军阀贵族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都不惜血本地将大量的青铜材料,用来铸造兵器。当时的兵器,主要分为以矛和戈为代表的长兵器、以剑为代表的短兵器、以弓箭与弩为代表的远射兵器这三种。其长兵器中的矛为步兵之常用武器,主要用以刺杀敌人;而戈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长柄冷兵器,由于其结构的特点,能够大范围内杀伤敌人,因此它是骑兵和车兵作战时,所使用的一种最常用、最主要的格斗兵器,犹如现代战争中的坦克、装甲车。 在我国的青铜器时期,戈是主要兵器。现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之青铜戈,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到了商代,青铜戈的使用已十分普及。而至战国晚期,青铜兵器逐渐被铁兵器淘汰,故这种盛行于先秦的青铜戈,基本绝迹于西汉。 戈,一般由戈龠(yuè,形状像笛)、戈头、戈柲和戈鐏四部分组成。其中戈龠是战国秦汉时期,为美化、保护戈头而在戈的顶部进行装饰的物件。戈头可分为直内戈、曲内戈、銎内戈等,其形制比较多。戈柲为戈的杆,根据实际需要,其长度有长短的区分;通常情况下,戈柲长的一般用于车战,戈柲短的则用于步战。春秋战国时期,戈柲的下端一般都装有戈鐏,有如这件长沙出土的错金银云纹戈鐏。戈鐏通常呈圆筒状,其截面一般呈悬胆形,使用方便。而戈的方向根据戈鐏即可知晓。 原来,这件湖南省长沙市博物馆馆藏的青铜器戈鐏,是戈的附件。在先秦至汉代,位于戈柲下方的戈鐏,是十分有讲究的,发挥着三个主要的作用:其一,为装饰;其二,是防止戈柲在地面磨损过度;其三,是方便士兵牢固地抓持,以及使用时能够准确地把握戈的方向。只不过现在的和谐社会里,我们不希望看到 “大动干戈”,希望和追求的是“化干戈为玉帛”。因此青铜戈鐏这种文物,让我们了解一下便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