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 胡剑明 传说,祖师达摩渡过长江时,并不是坐船,而是在江岸折了一根芦苇,立在苇上渡过江的。如这块明代“空白期”的青花瓷片,寥寥数笔演绎了“江风水月,了无痕迹”的千世万古的佛教典故(见图)。 明代景德镇瓷业所谓“空白期”瓷器,又被业界称为“黑暗期”瓷器,即正统(1436—1449)、景泰(1450—1456)、天顺(1457—1464)这三朝所烧制的瓷器。这一时期的陶瓷,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状况。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30余年,政局动荡,使得经济生产受到很大影响。由于明代宣德朝之后的近30年间,发生了一系列政治变革,致使国势倾颓、内忧外患、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社会动荡。在这样的形势下,景德镇瓷业生产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制瓷水平与瓷器品质较前朝永乐、宣德有明显下滑。曾经一度,不少业界人士认为“空白期”三朝烧制的瓷器多为民窑产品,并没有官窑器。持这种论点者,其依据主要是因为无论是在出土还是存世的“空白期”瓷器中,器型制作规整的并不多。而且这一时期的青花或釉里红绘瓷技艺亦不及永乐、宣德时期那么精细,胎质也不够细腻,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却没有影响到这个时期画瓷工匠们笔下对神界仙境的钟爱。 达摩乃神仙,一根芦苇,如舟如板如椅,安坐其上,真会风驰电掣的。现在少林寺尚有达摩“一苇渡江”的石刻画碑。关于“一苇渡江”的解释,儒家有不同的说法。他们认为“一苇”并不是一根芦苇,而是一大束芦苇。因为《诗经》里面有一首《河广》,诗中说:“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唐人孔颖达解释说:“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面渡,若桴筏然,非一根也。”一大束芦苇,也就是一捆芦苇,也许这样的解释科学一些。 菩提达摩祖师,是天竺国佛教禅宗第27代祖师,般若多罗的嫡传弟子。更详致的一种故事是:达摩祖师当年来中国传教,渡长江的时候就是折“一根芦苇”而过,相传在1500多年之前,梁武帝与达摩对话之后,梁武帝恍然醒悟,此时,达摩已经离去,梁武帝立刻命人追赶。达摩意无反顾地走到长江南岸,想到后面有人追来,看到江边有位老婆婆在收捆芦苇,随向婆婆讨了根芦苇投入江中,芦苇刹那膨胀如一木舟,达摩遂即站在芦苇上飘然过江,至此,人们把山北麓达摩休息过的山洞称为“达摩洞”。达摩“一苇渡江”后,在江北长芦寺停留,后又至定山如禅院驻锡,面壁修行。 当时,北魏有个和尚叫神光,听说天竺国高僧菩提达摩在南朝都城金陵弘扬大乘禅法,便前去会晤。追至江边,发现达摩踩在芦苇上正在过江,发现有位婆婆正在收捆芦苇,神光便二话不说抱起一捆芦苇投入江中,然后自己跳上去,谁知芦苇在江中打了个转,将神光抛入水中,幸好水浅,神光尚没有危及生命。 神光上岸后,又到老婆婆跟前问道:“前边那人用一根芦苇渡过江去,而我拿一捆芦苇,为什么险些命丧江中?”老婆婆说:“那人是以礼化取,我当然应该渡他过江,你是无礼抢要!”神光自知失礼,赶忙向老人家道歉说:“老人家,方才我是急于追赶,忙中失礼,冒犯施主,请老人家原谅,渡我过江。”老婆婆看神光有了转变,遂答应施苇相助。神光—扭头,不知老人去向。就在这时江面风起,飘浮在江面上的一捆芦苇,又慢慢地荡回到江边。神光望着老人原来坐的位置深施一礼说:“多谢施主指点!”说罢,他慢慢登上芦苇过了长江。 神光心悦诚服地紧步赶上达摩,合十施礼请求说:“请大师到嵩山少林寺弘扬大法!” ……达摩跟神光来到魏都洛阳,不久又来到嵩山少林寺,他一看这里山清水秀,便就在五乳峰的山洞中落迹面壁,一坐就是九年。九年功到业成,大乘禅法传开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