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大学博物馆认知与传播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办,会议共收到70余篇论文,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国家博物馆的36位学者就博物馆展览的认知与传播进行了探讨。 博物馆观众认知的特点 浙江大学严建强教授作了题为“作为公共媒体的博物馆”的主旨演讲。通过将纸质媒体、声音媒体、影像媒体这些传统媒体与博物馆这一以空间为特征的公共媒体进行比较,他认为博物馆是以实物展品为核心的传播介质,这种介质是静态独立的物,在空间中呈不连续性。博物馆观众空间中以站立与行走的交替,通过观察、体验与操作完成学习行为。博物馆“物”作为文化意义的载体,其信息深藏在物质中,不易自行解读。而展览正是博物馆“物”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借助多种媒体综合表达这一博物馆的传播优势,观众的多种感官可以同时被调动,以实现多元叙述与阐释的可能性。 浙江大学的许捷和冯侃分别从策展人和建筑师的视角,探索了空间形态下博物馆观众的认知与学习行为特点。许捷的研究专注于空间形态下叙事展览的构建,当展览以故事的形态来进行讲述,空间化的时间轴是策展人最有力的工具。而作为一个空间叙事媒体,观众在叙事媒介内部的自由状态与策展人的故事讲述的逻辑链条形成了两难的矛盾。展览空间故事的完整讲述需要观众牺牲部分的自由权利。从建筑设计师的角度,冯侃认为观众在博物馆建筑的强制权力下存在着认知固化的问题。博物馆建筑师应该让建筑空间给予观众更充分的自由和选择权,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空间形态赋予了博物馆观众区别于其他媒体的独特认知特点,同时,观众的多元化也让研究者注意到了空间化背景下不同群体观众的认知过程。来自浙江大学傅翼带领的研究团队,在浙江省科技馆调查由7至9岁小学低年级孩子与父(母)组成观众的参观过程,探究父母元认知的理解对科技馆亲子互动造成的影响。发现父(母)会根据元认知知识与孩子进行互动,并最终采取他人认为有利于自己孩子现阶段学习的互动行为。复旦大学的周婧景从儿童认知特征出发,探析了博物馆儿童展项类型及其设计的动机。她认为根据儿童脑结构发育的情况,3至6岁的幼儿展项类型设计应当着重感性教育。 观众的认知特点体现在多元化的观众构成上,也随着博物馆和观众的主客体关系发生变化。福建闽台缘博物馆的周丽英将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并认为在当下的转型阶段,博物馆和观众正在逐渐形成“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在未来的博物馆发展中这一关系将转变为“主体间”关系。这种转变让未来的博物馆从单一的知识传播场所转变为丰富大众体验的“多维”场域。胡凯云和与会者分享了《建构多元维度——浅析“后博物馆”的展示诠释 》, 她认为在后现代视角下的博物馆,可以为观众提供多视角的叙事方式、多层次的信息呈现,并建立分享平台,为观众提供参与博物馆的更多可能。 为了阐释的设计 莱斯特大学博物馆研究所所长Suzanne MacLeod博士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优秀博物馆设计案例,以此来总结设计是如何影响博物馆的社会角色,并在普遍商业化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博物馆为公众营造创意生活的使命。她所说的设计并不只是博物馆展览的工作过程,而是包含了社会公共艺术、建筑、研究导向的设计过程、互动式的博物馆建设等一系列具有通过博物馆推动社会正向发展潜力的做法。 Tom Duncan、韩萌、David Masters三位都是从业超过20年的博物馆展览设计师。他们的发言代表了展览设计实践领域的方法总结和再思考。Tom Duncan的研究聚焦于通过“学习过程的结果及反馈框架” 来进行展览创意设计的具体方法。韩萌则分析了国内博物馆界对于辅助造型物设计——即阐释性设计非理性理解产生的原因,总结了辅助造型物系统加强展品解读、作为展品传达“文物”无法传播的信息、塑造空间信息域三种重要的功能。David Masters的发言介绍了展览如何在策划、设计、实施三个阶段采用不同的阐释方法,以实现观众参观展览时的意义产生。 设计理念的转变使博物馆展览的叙事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华东师范大学的方云对“云泽芳韵土布展——女性与纺织”进行了案例分析,探索了叙事理论、空间理论与自我民族志理论支撑之下的博物馆非遗类展陈。同样针对非遗类展览,浙江大学的毛若寒将台州博物馆民俗展厅作为研究对象,他研究的方向是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出发构建民俗类展览的方法。将地方性作为研究重点,浙江大学的邵晨卉的研究力图将博物馆收藏、社会记忆与土地联系在一起,寻找适用于在地记忆的阐释方法。在多角度阐释成为可能的同时,博物馆空间为观众提供多重维度的感官体验也已经有了实践尝试。 来自台湾科学工艺博物馆的郭世文和浙江大学的王思怡都关注了多重感官综合作用下观众的体验和受益情况。郭世文更将森林的味道带到了会议现场,为研讨会增加了一重嗅觉维度。面对博物馆传播渠道和方法的多样化,南京师范大学的黄洋回顾了中国博物馆界曾提出的信息传播模式,并提出了从陈列到诠释到再创造的以“生成意义世界”为核心的博物馆传播模型。 观众研究与展览评估 策展人与设计师的努力是否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并不是一个通过自我判断即能确定的事。展览传播是否有效,必须通过开展展览评估获得观众的实际受益状况。要提升博物馆的传播效果,策展人首先要开展观众调查,了解观众是谁?为什么来博物馆?他们在博物馆获得了什么?观众研究与展览评估专场就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来自Smithsonian机构的Zahava Doering教授在她的主旨演讲《陌生人·客人·客户·还是使用者?》中,回顾了Smithsonian从19世纪初开始的观众研究工作。她发现Smithsonian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地开始用使用者(user)来代替观众/客户(visitor/client)。前来博物馆的人都带着不同的目的,展览并不是唯一的目标。使用者也不会因为几件展品而喜欢上一个博物馆,他们只会爱上满足了他们要求的博物馆。2010年前后,Smithsonian的观众研究团队提出了观众偏好框架 ,使博物馆能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偏好制定服务措施,尽可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要求。 Zahava Doering的研究认为,博物馆的观众对博物馆的期待和需求可能并不符合博物馆人的预期。中山大学的袁歆玥则通过自己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馆客座教师的经历,发现在“带我去中国”的展览项目中,中国书法这一美国儿童非常陌生的项目,竟然是仅次于熊猫的第二欢迎的展览项目。她的案例分享告诉大家,以受众导向为基础的本土化设计,一样可以让观众对完全陌生的博物馆项目爆发出巨大的热情。 台湾博物馆专业协会创始人徐纯教授近几年一直在中国博物馆界呼吁展览评估的必要性 。她这次在会议上的主旨报告重点阐述了在展览规划前,就将潜在受众的需求、偏好纳入展览的前置评估中,把观众整合于展览进展的全过程。展览的评估也体现了博物馆的社会责任感。 日本和中国在传统上有着巨大的文化共性,在博物馆领域,相比欧美博物馆,中日博物馆界有着更多相似的议题与面临的问题。 日本博物馆协会专务理事半田昌之、横滨市历史博物馆副馆长井上攻以及大东文化大学文学院教授宫泷交二分享来自日本的博物馆观点与经验。半田昌之总结了目前日本博物馆的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的措施。井上攻则以横滨历史博物馆和当地中小学及报社联合开展的暑期体验活动为例,介绍了博物馆如何与本地社区建立对话的方法。 宫泷交二从展览建构的五个步骤来归纳博物馆与观众交流的主要途径。三位日本学者的分享对于中国同行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 新的挑战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物馆系主任Kym Rice录制的一段视频,在这段名为“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博物馆”的视频中,Kym谈及今天的博物馆将无可避免地卷入到社会热点和社会变革中。应对平权、自由、真实等议题,美国的博物馆正在通过各种形式发出自己的声音,保持中立以躲避社会议题的态度越来越不受美国博物馆观众的欢迎。面对新的挑战,博物馆需要积极地拥抱变化。 当今,中国的博物馆快速增长中博物馆人需要重新出发,以更加专业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构建展览和博物馆活动,真正把传播策略的制定,传播技术与方法的探寻,建立在对观众学习过程中认知特点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