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铜镇(见上图),汉代,共4件,尺寸:(1)高9厘米,底最大处7.4厘米;(2)高9厘米,底最大处7.4厘米;(3)高8.5厘米,底最大处6.5厘米;(4)高8.9厘米,底最大处7.2厘米。出土于西安市北郊第二砖瓦厂出土,现藏于西安博物院。 (1)谈笑形,身穿交领宽袖长袍,腰系带,跪坐于地上,一手着地支撑,另一胳膊肘置于腿上,手上举,一肩高,一肩低,头前伸,谈笑得意状。头戴风帽,后发髻外露,胡须刻划得清楚可见;(2)形同上;(3)头留发髻,略向前伸,身穿交领长袍,腰系带,大肚高凸,跪坐于地上,双手置于腿上,龇牙咧嘴,说唱表演状;(4)双眼微眯,头下低,后留发髻,着交领宽袖长袍,跪坐地上,腰系带,一手撑地,另一手置于腿前,似睡非睡状。 以上四件均为合范铸成,形体较小,姿态不一,表情各异,造型生动,戏剧性的说唱表演场面是汉代铸造雕塑作品中难得的珍品。 说唱俑又称百戏俑,古代把说唱表演与乐舞、杂耍称之为“百戏”,在汉代非常繁荣,并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说书的最早记载见于《墨子·耕柱篇》:“能辩者谈辩,能说者说书。”说书与小说的兴起相关,中国的小说是从古代神话发展而来,历史甚早。汉代的《东方朔外传》《吴越春秋》等可以说是短篇小说集,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可见说书表演在当时也很盛行。 这四件说唱铜镇,具有卓越艺术技巧,是现实与浪漫的艺术结合,把当时的说唱人物生动形象真实地表现出来,是边说唱边表演的一刹那情景。从传神的表演神情与姿态看说唱故事进入高潮,得意忘形,又说又唱又表演,把周围的气氛渲染得极为欢快。(祁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