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刘刚:南京总统府礼堂的建筑变化和文物保护

http://www.newdu.com 2017-09-18 《中国文物报》 刘刚 参加讨论

    礼堂舞台有混淆视听之嫌
    有一张民国老照片,画面是1948年蒋介石、李宗仁当选正副总统后,于5月20日举行正副总统就职大典的场景。据李宗仁回忆说:“蒋介石早就决定好,就职当天要穿长袍马褂的礼服出席,却在典礼前一天,通知我穿一般军便服即可。”结果在就职大典上,在各国驻中华民国使节和各方宾客约3000人面前,李宗仁穿着挂满勋章的军服,站在蒋的身后,活像是蒋的侍卫或副官,毫无副总统的形象。这一滑稽场面为世人所熟知。特别是近年,来总统府参观的人,每每走到礼堂时,就会想象当时的情形,把这件往事当作笑谈。有不明就里的导游,煞有其事地讲解:“当年蒋、李在这里宣誓……”
    其实认为蒋、李在总统府礼堂宣誓就职,是搞错了地点。实际上宣誓地点是在总统府西边不远的国民大会堂里。这张民国老照片产生了误导,但是问题不在照片本身,而在总统府礼堂建筑后来发生变化,把原先低矮的讲台和玻璃窗后墙改建成高大的舞台和砖墙,一眼看上去与国民大会堂的主席台几乎一样了。
    国民大会堂的主席台有大半人高,蒋、李等人站在上面,台下的人必须用仰视角度。主席台顶上是石灰水泥面和线条,空间上是中间高两边低。台沿是向前突出的弧形,因国民大会堂又称国立戏剧音乐院,故台前有月牙形乐池。
    现在总统府礼堂里的舞台,是后来改建,虽然也有半人高,台沿向前呈突出的弧形,但前面没有乐池;背墙是石灰水泥面和装饰线条,舞台顶上却是露梁式的,可以看见六道“山”字形梁柱和屋面板;两边还辟有专门的灯光、音响控制室,以及后台的演职人员缓冲区间等等。国民大会堂可以容纳大约3000人,总统府礼堂面积则要小得多,有500人进入就已显得拥挤了。
    “五并屋顶”造成结构性缺陷
    1930年国民政府改建礼堂后,正如曾经在国民政府任职的汤又新、丁绍兰介绍:“其实这手法再好也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始终没有治好礼堂屋面的一漏再漏。”每到雨季来临,礼堂总是有水渍顺墙挂下来,仔细勘察后,大概可知漏雨的原因:现在整座礼堂是由五个建筑并在一起而成的,这五个建筑都有各自的结构和屋顶,结合部很难处理好。
    1930年经典礼局呈请蒋介石批准,开始翻修礼堂,即“将原来权充礼堂的那座旧花厅屋面翻盖,延伸到花厅外的天井,面积扩大约三分之一,室内柱子包了装饰板,地面改铺花瓷方砖,四周又加装护壁板,礼堂大门改为南向,前面又辟出一条过道与中间穿堂相连。”汤、丁俩人是亲眼所见,他们的回忆应该是可信的。但测量后发现,礼堂比起原来的花厅不止大了三分之一,而是增加了一倍的面积:从北面舞台沿口到南边墙面约20米距离,中间柱子(原花厅廊柱)正好在10米的位置上。礼堂增加的面积,便是中间柱子南面的部分,这部分空间与原花厅面积基本相同。
    中间柱子北面是原花厅,沿东西两墙面往北到礼堂舞台沿口,等距有五根柱子,都用木板包成了方形,因顶上有吊顶天花板,在天花板下面部分,五根柱子看上去是一样的。但稍有建筑知识的人就会判断,在天花板上面,正中那根柱子一定是最长的中柱,支撑着顶梁;另外四根分立前后,是为山柱,长度依次减短、两两相同。
    中间柱子南面是新增面积,沿东西两墙面往南到礼堂南墙,墙上看不见柱子,而是各开有一个吊轮式推拉门(现西边门外额上有砖雕“煦园”)。礼堂东西阔面距离是21.70米,起先中间保留了一排四根檐(廊)柱,加上墙面的两柱,一共是六根柱子,对应顶上六架山梁。在早期的国民政府礼堂照片中还可以看见中间四柱,后期改成了两柱,这是采用了“减柱法”,以扩大面积和改善视野。从中间柱子的梁架上,向南墙架有四道跨梁。因为整个礼堂内部都做了吊顶和藻井,把两个并在一起的屋顶遮掩住了,不了解的人还以为上面是一个整体呢。
    礼堂南墙上等距六根柱子都包成了方形,上面有竖条凹槽纹饰;正中是礼堂南门,门、柱装饰都与礼堂里的西式风格一致。但是当你走出礼堂南门,到前面横廊过道里回头看时,墙面上的六根柱子却是圆形的,这是与横廊过道采用的中国传统风格保持一致。如今黑色大理石护壁、六根朱漆柱和顶上暗花玻璃藻井基本保存完好。这种入门西式、出门中式做法,是典型的中西对接(不是融会),十分耐人寻味。
    民国时期礼堂多次维修。1930年的维修是卢树森设计的,1935年由鲁创营造厂再次进行了改造。此后1946年国府还都、1948年选举总统时,都进行过维修和出新。
    礼堂北面的舞台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所建。在1948年拍摄的礼堂老照片上,主席台还是低平式的。据1950年代在总统府里工作的“文管会”同志回忆,当时进入总统府时,便已经有了现在这座半人高的舞台了。也就是说舞台是在1949年以后至1950年代初期,“军管会”期间建成的。舞台在结构上也是自成一体,屋顶上悬挂着幕布和布景灯。舞台屋顶与原花厅屋顶拼在一起。
    舞台北面又建有一条披屋,依靠在舞台的北墙上,是演职人员等候演出、化妆和摆放道具的地方。国民政府、总统府里是不可能组织文艺演出,由此也说明舞台和披屋都是后来建造的。
    综上所述,花厅南面并接着新增的部分、北面并接着舞台;而新增部分的南面又并接着横廊过道、舞台北面又并接着披屋。每两个屋顶并接在一起,便有一个结合部,这个结合部便是漏雨的隐患所在。
    古建复原要做综合性考量
    建筑复原是要尽可能地接近原貌,但并非是倒退至原状。
    既然礼堂舞台是新中国成立后所建,并且有混淆视听之嫌,为何不将其拆除、恢复历史原貌呢?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遗址复原可分三种情况:一是“导向式”,可以做得简洁,但要“不动声色”,这是教育的艺术;二是“迎合式”,可以想象,但要做得“似曾相识”,这是人文的共鸣;三是“选择式”,可以暂时等待,但要“守土有责”,这是文保条例要求。
    有时候复原的工程量并不大,抉择却很难,总统府礼堂的复原便属这一种。如将舞台拆掉,只需几天的时间,但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选择复原哪一个历史时期的面貌?晚清花厅也是历史面貌、1930年的礼堂和1948年时的礼堂面貌又大不相同,现在的舞台尽管是新中国成立后所建,也已有67年的历史。就算在选择历史时期上达成了共识,接下来复原工程所需的材料、工艺等细节和遗址的气息、环境等方面因素是否能够满足要求,是否保证就一定比现在的舞台好,都有待于评估。
    真要把现在的礼堂拆掉,恢复成花厅或别的样子,我想,凡有理智的人大都不会赞同。仅掌握复原用的真材实料就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曾经在舞台两边角落里放了两只半人高的大音箱,音箱下面的地砖已被压成了碎块。我将碎片拼起,量了一下尺寸,正方形整块是20厘米×20厘米,厚是1.6厘米,正面是白色绿角,当4只地砖拼在一起时,4个绿角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小的正方形。地砖背面有模刻的文字,中间是“华新”两字,外面刻一个圆圈,圈外还有一转英文“HWA SING BRICK AND TILECO”。经多方查找,竟然找到了民国时期的“上海华新砖瓦花砖公司”,公司宣传册的封面设计也是白绿相间,内页里也有与礼堂地砖相同的样品图以及中英文价格表和说明书。
    礼堂南边横廊过道顶上的屋瓦保存较好,是民国时期的“方口瓦”,这种瓦对铺施的技术要求较高,稍有不平整或是不对线,瓦与瓦之间就不咬合。而后面舞台顶上的瓦是机平瓦,在铺放上要求“宽松”一些。礼堂主体部分的顶上,即原花厅顶上和新增面积的顶上,铺的是铁皮,现在仍保存民国时期原状,每条铁皮宽100厘米左右,从最上的屋脊一直披到最下面的屋檐是一整条,顶上集合部再加覆盖。铁皮有一定的厚度,要用长长的大螺钉固定在屋面板上,螺钉要尽量钉在上方,以避免雨水渗入的可能。
    古建保护仍然是当务之急,复原和利用来日方长。至于舞台混淆视听的问题,可以通过宣传事实和开放参观来解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