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家塘村折岭头组村民说,这条约三四公里长的石板路上的石板,密布着小洞,有老人告诉后辈,这些小洞其实就是骡马踩出的脚印。 通过对明万历年间郴州县志中的地图的考证,谢武经认为,这条石板路正是其中提到的骡马古道,又称为“湘粤古道”。 ![]() 网络配图 湘粤古道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据谢武经从《郴州志》中考证:“骡马古道,即城区裕后街南关上至宜章九十里大道。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石板路面,宽2-3米。古为中原通往岭南的交通要道。”秦始皇统一全国时,50万大军远征南越,其中一支15万人的小分队从现在湘粤古道的位置由湖南开往广东,湘粤古道正是这15万大军硬踩出来的,后来历代修建成路。 《万历郴州志》记载说:“飒凿山通道,垂利世世……”即讲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卫飒任桂阳(郡治在今郴州)太守时,花大力气改造了湘粤古道:他在道上增修亭馆,供往来行人食宿;还建立了邮驿,方便官书传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