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四川省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厅承办,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青羊区人民政府、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具体执行的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9 月11 日至20 日在成都举办。 此次活动围绕“传承文脉、创造未来”这一主题,以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为重点,聚焦“现代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这一时代课题,积极探索“互联网+非遗”、“文化+双创”的融合发展路径。节会期间,将组织开展国际“非遗”博览会、“非遗”国际论坛、“非遗”大戏台、“非遗”进万家、印道·第二届中国篆刻艺术双年展等5 大项节会活动,举办各类“非遗”展示、展演、展销和交流活动400多场。 本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应邀参加国际论坛活动的国家(地区)达33 个,参加博览会的国家达32 个,参加演出活动的国家14 个,总计有65 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的数百名外宾参加。 综观此次活动,有十大亮点吸人眼球。 看点一:回顾十年,聚焦中国“非遗”保护。自2005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来,我国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国际非遗博览会,以丰富多彩的形式,集中展现了10年来我国在“非遗”保护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看点二:互联网+非遗,永不落幕的“非遗”节。本届成都国际“非遗”节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非遗”全新商业模式,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开展线上线上的即时互动,放大节会效应,努力形成市场化推动、产业化发展的永不落幕的“互联网+非遗节”。 看点三:传统四大手工艺,集中呈现中国技艺、中国创造。此次国际“非遗”博览会首次整体呈现锦绣、瓷器、漆器、雕刻等中国四大传统手工艺,重点展示55 个艺术观赏性高、地域民族代表性强、“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开展较好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看点四:“非遗”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本届成都国际“非遗”节致力推动“非遗”传承与现代科技、现代设计、现代教育、现代市场、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的结合。“非遗生活馆”、“非遗产品展销馆”、“非遗创意设计作品展”,以及“非遗”项目投资推介等系列活动,展现了“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果,预计意向性签约金额将突破200 亿元。 看点五:国际参与,从“点缀”到“组团”。本届国际非遗会博览会专门设立“国际传统手工艺展”,展出面积4000 平米,邀请了32 个国家的57 个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参展,展示世界不同地区的传统技艺和非遗产品。 看点六:学术对话,“非遗”的世界交流平台。本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国际论坛以“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首次设立“现代化与文化多样性”、“文化变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造”、“现代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养”三个分论题,既聚焦学术前沿,同时又关照现实话题。来自31 个国家和地区数百名专家学者、各界代表,共话“非遗”。 看点七:“非遗”大戏台,好戏连台。此次有来自五大洲的14 支国外队伍、27 支国内队伍,共约2300 名演员,进行130 场演出,为蓉城市民奉上艺术盛宴。此外,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在活动期间还组织开展“天府记忆”主题日演出和“五洲同乐”广场演出,每天共计10 场演出滚动上演。 看点八:中青年篆刻艺术家“印鉴成都”。有着3000 多年历史的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典型代表,同时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遗”保护名录。第五届成都国际“非遗”节期间在成都杜甫草堂举办的“印道• 第二届中国篆刻艺术双年展”展出了109位优秀中青年篆刻艺术家创作的共计109 人的200余件篆刻作品。 看点九:“非遗”进万家,全民共传承。本届成都国际“非遗”节通过举办“非遗进万家”活动,让广大城乡群众感受“非遗”魅力,参与“非遗”传承。据悉,“非遗进万家”活动分收主题分会场和非遗传承“十进”活动两大组成部分。 看点十:市场化+社会化,常办常新的成都国际“非遗”节。本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围绕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参加活动筹备的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大幅度减少,已有30 多家专业化的社会文化机构按照市场规则参与筹备,同时注重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相结合,既培育了社会文化企业,又培育了市场化办节机制,提高了博览会经济效益,还降低了政府成本,实现了共赢、多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