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风呼啸的古镇石塘,到山清水秀的石桥头镇,再到遍及各镇(街道)的文化礼堂。传统文化犹如城市的灵魂与根脉,在926平方公里的温岭土地上花开遍野,又枝繁叶茂。 近年来,伴随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步伐的不断加快,挖掘价值、融入保护、教育普及等方法,我市的非遗工作已经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新态势。 非遗项目千余项 重点项目精品化“我们整理编撰《温岭民间习俗》一书,并非提倡复古与守旧,而是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的普查项目资料予以记录、整理、汇总、保留,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了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对待自然与处理世事的。”翻开长达308页的《温岭民间习俗》,一段编者前言,令人动容。 其实,放眼历史,这本厚重的书籍,却只是温岭非遗书籍中的一个篇章而已。在温岭非遗书籍的编写与出版中,《温岭记忆——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介绍》、《温岭民间文学》、《温岭民间音乐》、《温岭民间工艺美术与传统技艺》四本普查系列丛书,还有《温岭大奏鼓》都已于2012年出版完毕。今年,我市又一口气完成了《温岭方言俗语》、《温岭民间习俗》和《石塘七夕习俗》等的编写工作,除了《石塘七夕习俗》即将出版,其余均已出版完毕。 这些写就了满满传统文化的非遗书籍,既分门别类又全方位地展示了温岭非遗精髓,填补了传统文化缺少文字记载的历史空白,为温岭本土文化留下了宝贵财富。而这一创举,在台州各县(市)中名列前茅。 在字里行间,温岭的非遗项目犹如一段浩瀚的史诗。在2004年至2008年间,我市先后进行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共普查出了非遗项目千余项。到2014年底,我市已拥有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10项,台州市级37项,温岭市级138项;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1人,省级3人,台州市级9人,温岭市级63人;省级各类非遗基地6个。 在这些非遗项目的身影之中,更是不乏大奏鼓、王氏大花灯、温岭海洋剪纸等精品项目。而非遗项目数量与质量上的日益精进,写满了温岭人民浓浓的守望传统、留住乡愁之情。 温岭大奏鼓。 周学军摄 大奏鼓已成为 我市传统文化金名片“海天茫茫,水波不兴;月华朗耀,旭日照临。七夕盛时,人天共庆。愿七娘妈,圣寿无疆!愿众儿童,健康成长!愿普天下,平安吉祥!”8月20日上午,在箬山四新社区,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和石塘镇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首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七夕小人节全体祈福仪式如约开始,孩童们与主持人共同吟诵着这段祝词。仪式行至中途,大奏鼓又亮相其间。 作为新千年曙光首照地,石塘拥有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大奏鼓、七夕小人节以及温岭海洋剪纸等非遗项目,无不生于斯长于斯。而在这些非遗项目中,大奏鼓犹如星空中最明亮的星,无疑最为耀眼。 “中国渔村第一舞”大奏鼓是我市第一个跻身国家级非遗行列的优秀传统文化项目。近年来,市文广新局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为抓手,构建了“项目、人、基地”三位一体的非遗保护模式,将大奏鼓打造成了我市传统文化的金名片。 在大奏鼓走红的幕后,是市文广新局多年来的努力。近年来,我市专门成立了大奏鼓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家工作组,对大奏鼓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与业务指导,还向中央财政、省级财政争取了大奏鼓专项保护资金共计100万元,用于较大规模培训、大型展演活动和教学传承基地补助等。在大奏鼓保护方式上,我市更是推陈出新,推出了数字化保护方式,目前大奏鼓档案已被列入浙江网络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地方特色资源库创建名单。 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我市还将大奏鼓与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将传统文化搬上了大众舞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也让大奏鼓重新焕发了生命力。排舞《大奏渔鼓情》荣获浙江省第八届排舞大赛创新组金奖、2013年台州市排舞大赛创新组一等奖。创新编排舞蹈《渔梦即景》荣获台州市百团文艺大展——2014舞蹈社团展演银奖。 王氏大花灯是温岭本土文化最好的代表 如果说石塘风俗民情代表着闽南和本土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形态,石桥头镇的王氏大花灯无疑是温岭本土文化最好的代表。 王氏大花灯分为龙、凤两盏宝塔式的大花灯,形似宝塔,塔身有七层,每一层的抓檐上下和灯壁四周都贴有各色各样的凿纸作品和人物花鸟画,灯顶还有打开的宝伞与特别夸张的葫芦状宝刹。灯体高度初为12-16米,后来发展到超过20米。整灯由灯脚、灯身、沿池、胡罗、蓝荷等五部分组成,灯架直径3米许,灯体周长10多米,每一盏大灯都重达1吨以上。2008年出展的20.8米高的“迎奥运”大花灯在全国绝无仅有,堪称中国汉族传统灯彩工艺的一绝。 传说,王氏大花灯始于康熙二十年(1681),王氏公宗颂扬帝德圣恩浩荡,以此独特风格,制作八角大灯一盏在元宵夜供人观赏。尔后,又制作了一盏六角大灯,从此,王氏中就有了六角、八角两盏大灯。六角大灯代表男性,花纹以龙为主;八角大灯代表女性,花纹以凤为主。 2010年,王氏大花灯制作工艺已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出于对王氏大花灯的挖掘与保护,我市积极帮助上王村打造王氏花灯展示馆和乡土文化教育基地,帮助中扇村建立灯彩展示长廊,帮助后台门村强化八蛮灯舞传承活动,通过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传统特色文化挖掘,将石桥头镇的这片区域,建设成魅力乡村人文风景线。 付出的同时,也有收获。2015年10月15日至19日,由省文化厅主办的“非遗薪传”——浙江传统纸艺彩扎精品展在杭州市举办。精品展上,我市获得了一金二银二优秀的好成绩,其中石桥头镇王春梅团队制作的王氏大花灯斩获银奖。 整体化保护、基地化建设、示范性传承 传统文化全面开花 2013年以来,我市以“区域、礼堂、项目”为三个重点,通过“整体化保护、基地化建设、示范性传承”三种手段,积极助推美丽乡村建设。2015年,我市还被台州市推荐参加第三节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作典型经验交流。 石塘镇是浙江省民族艺术之乡,拥有2个国家级、3个省级、12个地市级非遗项目,是我市传统文化中一笔宝贵的财富。2014年,市文广新局委托浙江师范大学非遗研究基地完成了《石塘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而这也标志着温岭非遗保护已从静态、单体保护时代走入了动态、整体保护阶段。 2013年,在我市承办的浙江省传统七夕体验活动和浙江省传统节日保护发展座谈会上,石塘镇“石塘七夕习俗”、泽国镇“泽国三月三迎神赛会”被列入了第二批浙江省传统节日保护基地名单。 自从浙江省文化礼堂启动建设以来,我市共建成并验收合格42个文化礼堂。如何将非遗保护融入到文化礼堂建设中,成为一项挑战,也成为一种机遇。市文广新局在文化礼堂建设中,突出历史、传统、民俗、特色文化的融入,还通过基地签约传承方式扶持发展当地传统文化,共提升、培育、对接11个文化礼堂。 基于此,在各地开枝散叶的文化礼堂,也在不断形成各自的特色。如里箬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建立了“百年鼓舞”、“七夕祈福”、“海洋花开”等三个非遗专题展示厅,春节期间的传承活动,每天参观人数超过千人;城南镇江绾恢复举办了隆重的孔庙祭祀仪式;温峤镇琛山文化礼堂专门编排了非遗节目并巡回演出;坞根镇坑潘文化礼堂扩大了灰雕培训项目,石桥头镇中扇文化礼堂建立了灯彩展示长廊。 得益于此,石塘七夕习俗传统节日祭祀祈福仪式得以举行,省级非遗《温岭洞房经》也在借助文化礼堂挖掘恢复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开枝散叶后,重点非遗项目更呈现出了欣欣向荣之态。2013年至2014年间,非遗系列专题片在各级电视台播放,引发了非遗热潮;2014年,我市在石塘镇苍岙举办了“百年鼓舞·传承梦想”大奏鼓展演,157位演员分别代表各基地,展示了大奏鼓传承成效,吸引了千余名群众前来观赏;而重新焕发生命力的《温岭洞房经》,也在2013年台州市第八届农民文化节民俗表演中荣获一等奖。 签约文化遗产教学传承基地 为非遗未来注入活力 挖掘传统文化,培育非遗项目,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但是,挖掘之后如何传承,却成为一道横亘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传统文化难以进校园,校园希望引进传统文化人才而不得,非遗项目的传承,曾经一度出现两难境地。 但是,随着我市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开展非遗教育传承活动以来,这样的问题已经迎刃而解。 2012年3月,在温岭市职业技校举行了“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揭牌仪式,这也标志着这所学校顺利升级为省级非遗教学传承基地。而省级非遗教学传承基地的建立,也一举将“大奏鼓”、“民间锣鼓”、“温岭道情”、“排街”和“滩簧”等5个项目带到了这所学校,通过签约教学传承基地,开展重点项目的教学传承。而此举,也一举打破了传统文化缺少继承人的局面,市文广新局在资金和业务指导上提供支持,牵线搭桥引导传承人进校园教学,定期走访传承学校,指导、验收校园传承,学校则建立学生团队,为非遗项目培育未来土壤。经过3年的发展,目前这5个项目已经在市职技校内有了兴盛之风。 点的打开,为文化遗产教学传承基地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基础。市文广新局已经和太平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石塘小学、技工学校分别签订了“滩簧”、“蓝印花布”、“根雕”传承协议。 以大奏鼓为例,通过非遗教学传承基地建设,目前已经在学校里组建了大奏鼓队伍2支,吸纳学生60余人,参加社会展演3次;箬山小学通过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组建了大奏鼓队伍1支;石塘中学则吸收多位来自四川、安徽等地的大奏鼓表演骨干,扩大大奏鼓辐射面。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12名学生初步掌握了大奏鼓表演技巧。 另一方面,“文化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已经成为温岭文化活动品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2012年至今,我市先后举办了剪纸与米塑技艺传承活动,温岭中小学生零距离体验历史文化遗产系列活动,文化遗产日展演以及温岭市中小学生民间故事大赛等系列活动。特别是2014年春节期间,市文化、教育部门和千禧阳光联合举办的“指尖上的春节”学生体验传统年俗活动,与同时举办的中小学生寻访温岭民间年俗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