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品质提升,旅游市场秩序井然,服务质量备受称赞,收获季节的织金县捷报频传。仅“十一”黄金周期间,该县就接待游客27.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3亿元。 山有层次,水有曲折,织金发展旅游的优势不止于此,其独特厚重的人文历史也具备将客人请进来、留下来的理由。 当旅游邂逅文化,织金古城让游人趋之若鹜。道观、儒学、祭祠、会馆、书院、桥道、宝塔、民居、寺庙等古建筑群集中于此,血肉丰满,秀气柔美,都是织金变化的印迹与见证。 槃扇门,雕花窗,木板墙,街角一幢赭黑相间的建筑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三层?还是四层?来回观察,大家被这幢造型奇特的建筑疑惑了,甚至有些怀疑亲眼所见。 此时,一位老人向游客解答着同样的问题:“这是财神庙,庙前后尺度不一,从正面看显然是四层,从背面看似乎为三层,造成前高后低的视觉效果。从平面上看,它是一个大大的‘凸’字,彝俗视为变化了的虎头形。而从侧面观察,形同一头威风八面的坐山虎。” 老人叫杨军,曾是织金县文物局局长,在别人眼里,他是个“文物通”。当游客称赞他解说得完全不输专业导游时,他咧着嘴笑了:“推介织金旅游,也算我分内之事。”对于文化旅游的发展,杨军有自己的见解:“发展旅游得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 财神庙可以算作独有,那其他地方有的,织金打算怎么做到优?“名人效应。”杨军卖了个关子,带我们走到离财神庙不远的凤西书院。 “凤西书院的灵魂人物是丁宝桢,可能别人不知道他的经历,但是绝对知道一味菜,宫保鸡。可以说,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中餐馆,有中餐馆的地方,就有宫保鸡,就有织金文化元素”。杨军说,织金正站在全球视野,谋划历史文化名人产业链的延伸,抓好“丁宝桢”这一历史名人文化,使宝桢文化成为惠及人民的产业文化。 站在制高点,抢占好滩头。近年来,织金县充分挖掘织金古城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着力促进文化旅游互动共赢、协调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溶洞文化、宝桢文化、财神文化、祈福文化、砂陶文化等为主要载体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特色,加快了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全力做大做强“文化旅游”这块蛋糕。 从以前的“藏在深闺人未识”到今天的声名鹊起,织金文化旅游实现了华丽转身,转型升级,潜在的能量正逐渐释放。旅游正将织金推向世界,把世界带到织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