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绽放在高原的“雪莲花”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青海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草原之子》剧照
    
    
    舞台剧《草原之子》的隆重呈现,不得不说2015年9月21号笔者在文化厅参加的一次热烈而情真意切的讨论会。舞台艺术专家、文化大家、民俗专家等各路名家就如何以文艺创作、舞台艺术创作体现青海舞台艺术魅力,特色文化展开研讨。大家各抒己见确有百家齐鸣之势。其中由草原文化、河湟歌舞、民族团结、公仆之歌等关键词衍生到具体的歌舞、影视、话剧等舞台艺术形式的作品就有:《草原之子》、《五彩神仙》、《西部的太阳》、《文成公主进藏》、《马五哥当年》、《莲花山对歌》、《彩虹部落》、《月光落地的声音》等多个“剧目”。两月后的12月15日至19日已较为成熟的《草原之子》经再度打磨,率先以活生生的气息震撼观众,精彩出场!
    《草原之子》以尕布龙同志真实的人生经历、感人的事迹和心系百姓的真挚情感为基点,展现了青藏高原一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一生的坚定信仰和精神追求。全剧分为六幕,分别为:序曲、夏之高原、秋之西宁、冬之金银滩、春之凤凰山和尾声,以四季的变换全面展示了尕布龙副省长的生平事迹。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重现了尕布龙深入农牧区调研实施调庄迁移决策、心系牧民,为进城的各族群众看病办事提供便利、拒绝为女儿上学提供“方便”、组织抗灾救援、带领西宁人民绿化南北山等五个故事。
    ……藏族牧民旦增夫妇患肺病,想到西宁治疗,他们打听到了尕布龙家的“牧民店”,顺利地住了进来。在8个月的治疗期间,尕布龙亲自给他们联系医院、找医生、垫付医药费。夫妻俩病愈返回草原时,流着眼泪对尕布龙说:“一辈子忘不了您的大恩情。”
    1985年冬天,一场特大雪灾袭击青南高原,2000多户人家断粮。时任副省长的尕布龙已经年近六旬,身边很多人都劝他:“您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别去一线了。”可他哪能坐得住,二话没说便跳上连夜赶赴玉树救灾的汽车。海拔5300米的指挥部前线,积雪足足有一米厚,通往乡村的道路全都被封死。“群众都脱险了,再回去!”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搬草料、运燃料、安置群众、转移牛羊……尕布龙和大家一起在高原上扛了一个星期,直到晕倒在现场。当尕布龙撤下来时,他脸色发紫,感冒引起的肺气肿险些要了他的命;
    在雪山救援故事中,这位被广大群众尊称为“牧人省长”的尕布龙拖着病体,竭尽全力撑起马车为产妇挡风雪,自己却被冻成“雪人”,女儿撕心裂肺的一声“阿爸”,痛彻心扉……
    1993年,尕布龙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岗位上卸任,同年,他被任命为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让南北两山变绿,实在不是说说那么容易的事!退休第二天,尕布龙就扛着锄头带人上了山,从那时起,他就“泡”在了山里直至2011年去世。尕布龙在南北山林区的劳动日多达3000多天,就连每年大年初一至初三,他都亲自上山值班,从未间断。18年来,他带领大伙儿植树造林3.75万亩,栽树近3000万株……如今南北两山的森林覆盖率由当初的7.2%提高到现在的75%,成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为西宁的绿化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别说是一个省级干部,就连我们普通老百姓都很难做到这样。”
    的确,观众的一句发自肺腑的话,说出了老百姓对这位实实在在为民做事的省长的尊敬之情!
    舞台剧《草原之子》之所以能更大范围地让更多的观众形象而真实地“看到了”心系百姓的好省长,为民的感人事迹,让观众感同身受,就是因为这些原本属于典型人物的报道,经过艺术的再创造,由新闻而升华为艺术作品,由新闻传播渠道转入艺术传播渠道。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提升,无疑会将许多意义放大和强化,加之其形式的直观性,容易以情动人,以形象感化人。就如人民眼中的好干部焦裕禄,一方面通过新闻通讯被大家广为知晓,一方面影视剧的再造工程、传播感化功能也是功不可没。为此,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艺术家,从层出不穷的典型报道中汲取灵感,从青海大地上,从我们身边的感人事迹中挖掘素材,打造出更多传之久远的精彩艺术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