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一名装扮成“美猴王”的演员在昆明大观公园里摆出造型。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2月22日,游客在南京夫子庙景区“天下文枢”牌坊前赏灯游览。新华社发 (苏阳 摄) 据新华社北京2月22日新媒体专电 22日,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也是中国人整个过年活动的最后高潮。看花灯、逛庙会、舞狮子、吃汤圆……中国各地民众在传统民俗活动所营造的喜庆氛围中闹元宵、品年味。 热闹的花灯,美味的东北特色小吃,身着清宫服饰的皇家巡游,精彩的大秧歌、杂技、二人转表演等共同构成了一幅元宵佳节沈阳棋盘山盛京灯会上特有的民俗画卷,让人们重温清代盛京灯会的热闹与繁华。 灯笼、对联、福字、猪头、火炕、酸菜缸……让身在城市的人们有幸看到那些正在消失的东北民俗文化。大爷大妈在烧材大锅里煮着热腾腾的饺子,游客到此就会被送上一碗,和老乡一起感受东北的年味。 元宵节当天,在北京冬奥会赛场之一的延庆区,延庆花会展演在喧闹的鼓乐声中开始,红火的舞狮、热闹的秧歌、南关竹马、老银庄九只船等特色项目轮番登场,引得现场观众连连叫好。1.8公里的环形路段上,1400名群众演员热闹演绎着极具地方特色的36档花会,吸引了3万多名市民及游客前往观看。不少演出增添了冬奥元素,表达出首都百姓对北京冬奥会的热切期盼。 正月十五当天,南京秦淮灯会主展区夫子庙已是人头攒动。今年的灯会共设8个展区,除夫子庙、秦淮河、江南贡院、白鹭洲公园、老门东等往年布展的区域外,灯会还首次走出中华门,跨过外秦淮河,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和晨光1865园区布展。绚丽夺目的一组组灯组带领人们寻味秦淮年节的悠久传统。 在古城西安,美轮美奂的绣球雄狮、憨态可掬的剪纸娃娃、嘴含烟斗的皮影媒婆等栩栩如生的元宵节造型,在厚重高大的古城墙映衬下,让人们仿佛跨越千年来到了丝路畅通时期繁盛的汉唐。穿行在人潮汹涌的大唐西市广场上,手持花灯的小孩子忘不了众多花样翻新的吃食,手牵孩子的大人们则忙于手机拍照,留下天伦之乐的新年印象。 不仅是在城市,在山野田间,乡民们也洋溢着新年的喜庆与欢乐。锣鼓敲起来,狮子舞起来,高跷踩起来,社火耍起来……正月十五一大早,在有“中国社火文化之乡”的宁夏隆德县,山乡村民们脸上涂满浓重的油彩,身穿装扮角色的戏装,在喧天的锣鼓声中上演了一场民俗文化的狂欢盛宴。轰隆隆的锣鼓声一直到下午一点多才停下,这场由3500多人参与表演的民间文化“狂欢盛宴”终于落下帷幕。 在湖南张家界,土家族、白族、苗族、侗族等数十个民族的近4000位民间艺人涌上街头,近30万群众和游客参与,共庆元宵佳节。参与表演的有当地民族特色的龙灯、狮子灯,由植物扎成的泼水龙灯;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庸阳戏、土家茅古斯、桑植民族、白族仗鼓舞;有神秘的傩戏、打溜子、有高花灯、伞灯、板板灯;有三棒鼓、鬼谷神功等。在近100种民族文化表演形式中,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的占一半以上。 正月十五吃元宵(汤圆),中国各地元宵(汤圆)销售迎来高峰。在甘肃省兰州市草场街一家“老字号”元宵店,连日来门店前都有顾客排起的“长龙”。 “正儿八经的传统元宵馅儿单一,就是什锦,俗称桂花馅。滚元宵的方法是一层水,一层糯米粉,不断往返重复。”这家元宵店的老板马国礼说,这两天高峰时段,顾客们一般需要等上1到2个小时才能买到元宵。从早到晚,甜食店一直人流不断,每天可以卖出4000斤至5000斤元宵。 有文化学者表示,在春节狂欢的最后一天,传统民俗活动已成为中国各地欢度佳节、吸引游客的“年味名片”,在帮助人们寻味传统年文化记忆的同时,也催生出了“元宵经济”,拉动了社会消费,可谓一举两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