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付演示“赶牛”。 人物介绍: 于明付,43岁,家住泾源县泾河源镇底沟村,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赶牛”传承人,也是该项目第一代传承人。于明付将“赶牛”这项在当地极为原始朴素的农家游戏,通过挖掘整理推广,变成了一项民间体育活动。 山沟沟里的游戏 底沟村,位于泾源县东南25公里处,四面环山,进出村庄的路只有山脚下的一条沿河崎岖便道。就在这个小山村里,诞生了一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赶牛”,且多次在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赛中获奖。 我是土生土长的底沟村人,村里土地虽然少,却有大片天然草场和牧区,为养牛、放牛提供了便利条件,养牛业也是当地群众主要经济来源。在我们底沟村,牛在人们心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人们成天和牛打交道,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与牛有关的文化娱乐活动,“赶牛”游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 “放牛不肩棒,狼来没啥挡”。地处六盘山阴湿地区的底沟村,村周围沟壑中野草旺盛,每年夏季耕完地后,村民们就将牛赶到山沟里放养。同时,底沟村靠近六盘山林区,为保护牛也为防身,人们放牛时总会拿着一根赶牛棍。 村里放牛娃放牛闲暇时,经常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挖几个小窝,找来拳头大小的石头称为“牛”,用赶牛棍把石头击打进小窝里。此时,守护小窝的人,就要把攻方赶进来的“牛”往外赶,如果攻方占了守方谁的小窝,谁就去赶真牛。 我七八岁时开始上山放牛,经常和同伴们玩“赶牛”游戏。孩子们玩耍没有什么规则,经常在击打“石牛”过程中受伤,但我们依然玩得很过瘾。 这种游戏慢慢在我们村传开,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最喜欢的娱乐活动。随着“赶牛”游戏在村里普及,村民们也对“赶牛”游戏制定了简单的规则。 给“赶牛”定规矩 2000年,我当选底沟村村支书后,组织村里的老人将“赶牛”进行规范,改编成一项简单易学的体育活动,并定期在村里举办“赶牛”比赛。 为了让这项游戏更具竞技、娱乐、健身性质,我查阅了类似的体育竞技项目资料,并对“赶牛”的来历、传说进行挖掘、整理。在这期间,我发现“赶牛”游戏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它与曲棍球运动有相同之处。 为了让古老的“赶牛”游戏焕发新光彩,我为“赶牛”制定了一系列规则。玩“赶牛”时,在空旷的草地或麦场中间挖一个直径40厘米、深20厘米的窝,称为“牛圈”;“赶牛棍”长180厘米,一般选择根部带弯度的嫩木制成;“牛”则是用直径约10厘米的木疙瘩或石头制成。游戏开始时,两队队员各排成一行,将“赶牛棍”扛在肩膀上抛扔,哪一队扔得远,就成为守方,另一队则为攻方。攻方将“牛”向中间的“牛圈”中赶,守方则要努力拦截,如果攻方将“牛”赶进守方的“牛圈”,守方和攻方角色互换。比赛时,进攻一方持木棍击打木块,意为“赶牛”,防守方则想方设法阻止“牛”进“圈”。比赛共分4节,双方轮换,各进攻、防守两次,得分最高者胜出。 让“赶牛”走出去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了解“赶牛”,2003年,我自掏腰包成立了底沟村专业“赶牛”队,培养“赶牛”队员,参加体育比赛,外出登台表演。 2009年,“赶牛”被确定为固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0年,泾源回族“赶牛”队代表固原市,参加了第七届自治区少数民族运动会并获得表演二等奖;2011年参加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获得表演一等奖。这也是“赶牛”项目第一次走出泾源,向人们展示这项体育活动。随着时代变迁,“赶牛”已由过去放牛娃的游戏,变成一项强身健体的体育娱乐活动。 然而,“赶牛”虽然在泾源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随着底沟村移民搬迁,封山禁牧,以及各种娱乐方式的增加,“赶牛”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赶牛”这一传统民间技艺面临失传。 虽然形势严峻,但我不会放弃。尤其“赶牛”被评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后,底沟村获批成为自治区级“赶牛”传承基地,我将继续将“赶牛”传承下去。为此,我经常利用农闲,开展“赶牛”比赛,就是为了让人们记住这项活动。如今,每年都有外地人慕名前来观看我们表演,仅去年我们就表演“赶牛”20多场,因此,我对传承“赶牛”项目很有信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