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非遗的发生和流传植根于人们的文化情怀。它是一个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根”与“魂”,是一方水土百姓非凡创造力的重要结晶。 在浙江,它是泰顺廊桥,是景宁畲歌,是桐庐剪纸,是临海词调,是绍兴戏台……10余万个非遗项目,遍落这片中国陆域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却又创造了七千年河姆渡文化、六千年马家浜文化和五千年良渚文化的文明庶地。 2003年盛夏,省文化厅在诸暨召开全省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动员部署会,彼时,省里决定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乡村民间文化保护。这次会议拉开了全省非遗保护高歌猛进的序幕,这项新事业使浙江“把根留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14年来,浙江大地遍野芳华: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有9个相关项目上榜,入选数位居各省份之首; 在国务院先后公布的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蝉联“四连冠”,共有217个项目上榜。 数据最能说明一切。浙江地域并不广阔,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相对发达,但作为全国非遗保护综合试点省,十余年来,浙江先行先试,不断探索,非遗普查浙江模式、非遗名录浙江现象、非遗保护浙江经验、非遗利用浙江实践,为全国瞩目和热切关注。 非遗大美,哲思流丽。这一人类的心灵归属和精神家园,除了要用时间打捞,更须情义守望。其真正的能量,在于代代守护,在于生生不息。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十一五”“十二五”非遗的抢救保护连续纳入全省五年规划框架;建立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实施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八个一”保护措施,做到一项一策分类保护;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推进非遗及其传承人保护的法制化进程等。 这是一种激发全社会捡拾非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村查线索、乡查项目、县做申报文本”。数年里,逾23万普查大军收获271.9万条线索,15万个项目。这些基层志愿者,特别是老艺人、老工匠、老教师、老文化人、老干部等“五老”,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奔走在浙江大地上,他们也许不懂得“非遗”这个概念,但是他们知道身边的一句方言、一张药方抄本、一声小戏腔调都是一条宝贵线索,是世代流传的文化因子,是塑造当下生活的历史力量。 在浙江,就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文化遗产,就像对待生命那样对待文化遗产。十余年来,浙江非遗从社会新词到社会热词,从濒临消失到扎根生活,从抢救保护到合理利用,从传统保护到科技保护,从项目保护到整体保护,从试点保护到全域推进。122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938位省级非遗传承人、131个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85个省级非遗旅游景点景区、46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如燎原之势,星罗棋布于之江大地。 有人说,梦想家是一群只能在月光下找到前进方向的人,他为此遭受的“惩罚”是比所有人提前看到曙光。浙江“非遗”保护工作者无疑就是这样一群幸福的梦想家。确如,法治非遗、美丽非遗、智慧非遗、生态非遗、共享非遗等一个个关键词,载入浙江非遗保护的大辞典,成为浙江非遗保护的新坐标,成为“两美”浙江最独特、最鲜活、最生猛、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形态和精神力量——浙里繁“花”,乡愁回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