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民间“采茶”戏正浓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广西日报 张天韵 陈 溯 参加讨论

    
    博白水鸣采茶戏团的民间艺人在后台化妆。
    
    博白水鸣采茶戏团的民间艺人在后台化妆。
    
    民间采茶戏艺人李其广手执钱鞭跳矮子步。
    行走在博白县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时常能听到“吁嘟呀、吁嘟呀啦”的桂南采茶戏唱腔从或远或近的地方飘来,在耳边萦绕不散……流传于博白一带的桂南采茶戏在民间艺人执着与痴迷的坚守中枝繁叶茂,成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曲。
    壹 街头巷尾 唱腔悠扬
    9月2日,秋高气爽。华灯初上的博白县城,不时传来阵阵悠扬的采茶调,记者循着歌声,来到博白大转盘广场。
    广场人声鼎沸,大妈起劲地跳着广场舞,孩子们入神地玩着沙子。广场正中,一块红绒布悬挂在两根柱子上,几个民间艺人在绒布后涂脂抹粉。
    班主宾能真正带领博白水鸣采茶剧团成员,各操各的“家伙”,上弦、试音后,开始为早已等得不耐烦的观众演出《意外良缘》片段。在乐器的伴奏下,民间艺人那原始质朴、诙谐幽默的演唱,赢得了里三层外三层观众的热烈掌声和欢笑声。
    离此地不远,另一班子也紧锣密鼓拉开帷幕。茶哥手执钱鞭碎步而出,上下左右舞动着,时而摇旋击拍,时而跳起诙谐风趣的矮子步。茶妹手拿花扇彩巾,踏着轻盈的舞步,扭动腰身,彩巾起落,扇花飞舞……
    站在外围正踮着脚尖看得津津有味的一位徐姓观众告诉记者,他从江西来博白探亲,待了一个多月时间,博白采茶戏的曲调和他们家乡一个样,听了倍感亲切。只要不下雨,他几乎天天晚上都过来。
    早早占据最前面一排位置的几位老人,一边吃着杨桃一边听着戏,时不时交头接耳聊上两句,发出会心一笑,一脸很享受的样子。
    “平时在家没事干,在这儿还可以聊聊天、听听戏,挺开心的。”76岁的刘殿林听说我们是南宁来的记者,咧着没牙的嘴笑着提醒:“你们白天可以到马路对面的广场去看一看,那里白天也有演出,人也不少,很多观众是从乡下骑车来看戏的。”
    桂南采茶戏在博白如此受百姓欢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茶戏传承人陈声强认为有两点很关键,一是内容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二是它的唱腔接地气,用了大家熟悉的客家话。在如此“肥沃的土壤”上,这些没有经过正规乐理训练的农民出身的民间艺人,也在努力地传承着最原生态、最宝贵的民间文化。
    贰 口耳相传 原汁原味
    桂南采茶戏于明朝末年(约1628年前后)从江西赣南传入博白,由唱竹马发展为载歌载舞唱采茶。根据衬词的特点,又叫“吁嘟呀”。2006年,桂南采茶戏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采茶戏大都有口传性和即兴性特征。“民间艺人大多有很强的记忆力和临场发挥的灵活性。很少看戏本,只是在演出前介绍一下故事梗概,做好角色分配,演员在表演中即兴发挥。”40多岁的民间艺人李其广当场给记者唱了一句“一早(呀)喜鹊(啊)叫(啊)叫喳喳(啊)……”生动、喜悦的表情,让一屋子的人都受到感染。
    李其广出口成“歌”的本事,是打小跟在老艺人屁股后面转悠,耳濡目染、自学成才的。
    扮演花旦的管英惠,正在仔细地化着妆。她十五六岁进入博白水鸣采茶戏团演花旦,至今已有20多年了。“在我印象中,从来没有排练过。只要基本功在,有词,我们就能唱,而且365天没有重样的。”至于题材,从来不用发愁——“很多戏都是根据我们村里发生的故事改编的,比如教孩子尊老爱幼,教媳妇孝敬公婆。”
    曾在专业采茶剧团担任过团长的陈声强,对民间艺人自编自演、随机应变的本事相当佩服:“专业剧团一般都是编剧事先写好剧本,演员根据剧本来演出。这就是民间与专业采茶戏剧团最大的区别。”老百姓都爱听故事,民间艺人抓住这一特点,在角色中唱出符合人物情感的声调,以情带声。“他们特别注意咬字和行腔,让观众听起来字字清楚,达到讲故事的目的。这种不加训练的原始质朴的声音,富有生活气息,所以深受老百姓欢迎。”陈声强说。
    叁 生存困境 后继乏人
    李其广去年自筹资金成立了白州古韵采茶剧团,10来个演员大多为博白民间艺人。“只要不下雨,一天免费演出两场,高峰期多达上千人观看,但现在观众相对少了一些。”
    记者在晚上演出现场看到,观众多数在40多岁以上,基本看不到年轻人。
    “我不担心沒有观众。至于如何吸引年轻人观看,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在传统采茶戏基础上进行创新,将现实生活的内容通过古装戏表达出来,把一些表现相夫教子、家庭伦理的现代戏演绎成时而催人泪下、时而让人捧腹大笑的戏曲,相信年轻人会喜欢的。”李其广说。
    谈到采茶戏后继乏人,他语气沉重起来:“在采茶戏鼎盛时期,博白城乡有100多家戏班,2000多名演员,如今能唱采茶戏的越来越少。像我现在这班子,年龄最大的70岁,偶尔有30来岁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但仅靠群众打点、热心人资助发的那点工资,还真不如出去打工赚得多,所以剧团基本上留不住年轻人。”
    记者采访其他戏班子,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博白水鸣采茶剧团团长宾能真,1978年退伍回家乡后就建立起剧团,坚守了30多年没有放弃。
    “现在剧团面临的另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是没有固定演出场地,我们只能在一些公共场所,比如广场、空地演出,因为占据了群众的活动场所,有时还被人投诉。”李其广苦恼道。
    后继乏人等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吓退痴迷采茶戏的民间艺人。在采访中,他们的愿景惊人的一致:“一定要把采茶戏传下去。传了那么多年,不能在我们手里断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