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清代台湾三层式族群空间体制的形构与转化:紫线界前后的比较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内容摘要:本文探究乾隆年间台湾历次划定边界及清理沿边民番地界的治理实作,以说明清代国家权力如何进行族群空间治理的策略部署。清廷自乾隆10年起顺势利用熟番因海岸平原土地大量流失而往沿山地带迁移的趋势,修改原“界内汉人熟番/界外生番”简单二分式的族群空间分布,试图形构三层式族群空间体制(三层制),以熟番族群居间形成夹心层地带,藉以区隔内山生番与海岸平原的汉人。该体制透过划界迁民加强族群隔离,并操弄族群歧异以阻遏汉人进入界外开垦、聚民为乱。经过一段尝试错误的过程后,三层制终于在乾隆中叶(乾隆25年左右)以一连串更加严密、周详的软硬件措施──土牛界、番通事、隘番制、熟番地权保护、理番同知衙门设立──加以落实。然而,逆势阻挡汉人移民开垦界外土地及利用山林的趋势,在治安上却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事实证明,汉人越界私垦大势所趋,不仅难以阻阨,而且还发展出挑战国家权力的界外势力,引发(林爽文事件等)动乱。透过比较乾隆49年紫线界与前后(蓝绿线)边界的划定及历次沿边民番土地(所有和租佃)关系的重安排,笔者试图说明三层制的形构与转型,以及阐释清廷对台族群空间治理的策略部署如何相应地从强调族群地带区隔转化为以屯番制积极利用熟番武力。
    关键词:国家权力;族群;空间;治理
    作者:柯志明(中央研究院社会学所)
    来源:《台湾史研究》2015年第22卷第2期
    中图分类号:C9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