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有关人类文明发展的演讲。演讲阐述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正确态度和原则,论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演变和丰富内涵,强调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提出要让中华文明同世界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习主席首次在国际场合深入、全面地阐扬中国的文明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演讲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理念和新命题,初步学习后,感到最重要的有以下八点。 一、提出“文明交流互鉴”的命题 “鉴”是镜子,有照的功能。“互鉴”,互相比照,取长补短。过去讲文明交流侧重于交流不同文明的观点和成果,互鉴则要求参照对方文明,从善如流,吸取对方优长,克服自身短处,从而把文明交流推向深处,推动不同文明的丰富、前进。 笔者长期从事佛教研究,深切感受到中印两大文明古国长期的文化交流,很好地印证了习主席“文明交流互鉴”命题的科学性。佛教大约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印度阿育王皈依佛教,开始不遗余力地将佛教传播至印度及其邻国,约在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内地。印度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变化,就是中印两大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具体体现为佛教的中国化。所谓佛教的中国化,一方面佛教学者从大量中国经典文献中精炼、筛选出佛教思想的精神内核,确定出适应中国国情的教义理论、礼仪制度和修持方式;一方面使之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融合,并深入中国人民的生活之中。从佛教自身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看,这一过程就是日益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结合,形成为独具本地区特色的佛教。从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角度来看,这一过程就是参照印度文明,吸取对方精华,克服自身不足,让中华文明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卓越贡献。 佛教中国化的历史如此,伊斯兰教在中国历史上发展出的“回儒”现象,基督宗教在当前进行的“汉语神学”建设,都是人类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成果,体现了“文明交流互鉴”命题的普遍适应性。 二、揭示文明的本质特征 习主席在演讲中提炼概括了文明的3个本质特征,这就是“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和“文明是包容的”。习主席说,“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习主席对文明的这些论述,包含了文明的普适性与特殊性两个方面,可以说为当代中国的文明观描绘出了基本构架。 多元、平等、包容是人类文明的三大本质特征,也是我们认识与对待不同文明的最基本态度。正如习主席在讲演中指出的,“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人类文明是丰富多彩的,面对多元的文明,我们首先要意识到这些不同的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文明的优越论者很容易蜕变成文化殖民主义者,甚至沦为种族优越论者、宗教极端主义者。由此可见,多元、平等、包容作为人类文明三大特征,最终的落脚地必然放在包容上。包容就是要宽容、容纳。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明中的佛教因素特别强调圆融中道,没有咄咄逼人的态度,这恰是中国佛教的优点、中华文明的优点,更有利于当今世界范围内宗教的对话,化解文明间的冲突。 包容是文化多元、利益多样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平等共处的保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是国内文化政策的指导原则,也是对待世界各种文明的基本态度,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习主席所讲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三、提出“文明和谐”的重要理念 习主席认为,“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自冷战结束以后,特别是美国“9.11事件”以来,“文明的冲突”成为描述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概念;今天,习主席的论述表明了另一种文明关系存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这就是奠基于中华文明传统的“文明和谐”理念。可以说,习主席的这一提法为人类不同文明的相互关系指明了理想目标。 这一理想目标并非远不可及,中国历史上的儒、佛、道“三教合一”就是人类文明和谐的范例。如果处理得当,不同文明不仅不会成为冲突的源头,反而能充当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友好的使者。印度佛教自中亚传入中国,成为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佛教在隋唐盛世创宗立派,东传朝鲜半岛、日本,南传越南、印尼等国,建立起中、日、韩三国之间的文化“黄金纽带”,在推动中国与东亚、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友好关系方面起了不可磨灭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西藏地区约在公元7世纪传入佛教,在流传过程中,以苯教等藏族固有文化传统为基础创立了若干宗派,并传入蒙古、满各族以及中亚地区,不仅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此外,佛教上座部的巴利语三藏也传入我国云南地区。这样,中国汇集了汉语、藏语和巴利语三系佛教,是拥有佛教典籍和派别最丰富、最完整的国家。佛教虽然脱胎于印度文明,但经过在中国各民族中的长期发展演变,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佛教的第二母国、第二发祥地,佛教为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对外交流,为我国各民族的友好团结,为中华文明圈的形成和发展,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文明和谐”理念的最好例证。 四、深刻阐述中华文明的特质 习主席的演讲详细论述了中华文明的形成、演变,以及其丰富、独特的内涵,描述了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的历史,强调中华文明善于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同时也对其他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笔者长期从事佛教研究,对演讲中一段专门论述佛教的内容备感亲切。习主席说,“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根据他的故事演绎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的形成,是中印两个大国宗教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成果,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史上的突出成就。佛教诞生于印度,佛教在中国的流传过程,就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佛教在与中国固有的儒、道思想的相互碰撞、冲突与彼此融合、吸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儒、佛、道三教为基本支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这不仅表明了佛教以其独特的理念丰富和充实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表明了佛教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习主席的演讲专业性、学术性很强,揭示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客观规律,揭示了中印佛教的异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儒、佛、道三教的互动结构,以及中国佛教对中国人和邻近国家人民精神生活的重大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 五、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均衡发展、相互促进 习主席在演讲中指出:“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习主席的这一论述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最近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精神文明的发展比较滞后,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与中国的国际形象都不相匹配。习主席的论述告诉我们,中国人一直认为精神生活是中华文明、人生和社会理想的重要方面,当代中国人应该在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建构高度的精神文明。 因为物质条件的不断完善和生活方式的更加现代化,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相对匮乏的精神生活的反差日益突出。精神生活出了问题,就会表现为文化精神危机,这种文化精神危机在我们看来实际上就是价值危机,就是价值观念失衡。如果人们长期受到片面追求物质欲望、物质需要这种价值观念支配,停留在物质享受的层次,就会形成恶性的消费,带来恶性的开发,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习主席在讲到人类理想的大同世界时强调精神生活的重要性,是要求现代人必须觉悟到要逐步把单纯地追求物质,或者着重追求经济的增长,转到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六、提出重视文化传承,更需要勇于创新的重要观点 习主席在演讲中说:“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内涵。如何将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与今天的新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近来习主席多次提到一个理念,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着力做好古老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创新是中华文明的本质要求,《诗经》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佛教主张“依法不依人”的原则,把真理的权威置于个人权威之上,体现了以追求真理为归依的精神,倡导“如理如法”、“契理契机”,一方面强调符合真理,另一方面又要求契合时代特点和教化对象的具体条件,并把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求真是创新的动力,理论与实际结合是创新的途径。 七、提出要让不同文明“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要“激活其生命力” “鲜活”就是要领略精美文物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从艺术表现中体察其内在精神。“激活”就是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具有无比丰富的文物遗产。如何理解、运用这些遗产的价值?习主席前所未有地强调弘扬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这是对文明的精神价值及其包含的普世价值的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历史与现实不可分割,传统与现代不可分割。人类创造的各种古老文明,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现代价值。以佛教为例,佛教看到了生死是人的根本大事,看出了人的毛病,尤其是在精神世界领域里的毛病,诸如我执、贪欲、无明等,也开出了治病的药方,成为一部分人精神生活的支柱和归宿。从儒、佛、道等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来说,当前中国科学技术水准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在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以及港、澳、台地区,而这一带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宗教同样最为兴盛。这表明我国各种传统文化和传统宗教不仅没有因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而趋于衰落,而且它们在这些地区发挥了净化人心、稳定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可以说,儒、佛、道等中国文明内部各种因素已经开始“激活其生命力”,它们内部“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了。 八、演讲最后提出“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一前进方向 全球化、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历史的大趋势,人类的这一发展不应该是盲目的,应该有精神的指引和推动。习主席的演讲为中华文明和其他国家文明进步指明了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说,人类社会存在3个基本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而以儒、佛、道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种文明一样,都蕴含着缓解这些矛盾的丰富资源,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作出自身独特的贡献。就佛教文化而言,佛教的五戒、十善等道德规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有助于净化心灵、增长智慧、完善人格、提升道德、提高觉悟。佛教的众生平等、自利利他、慈悲济世,乃至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主张,有助于推动人类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佛教的缘起理论、依正不二以及追求极乐净土等思想,有利于缓解生态危机,净化和美化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佛教仅仅是中华文明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相信只要中华文明内部蕴含的丰富内容被激发出来、“鲜活起来”,必将同其他各大文明一起,为人类社会指明前进的方向。 习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系统阐述了中国的文明观,可以看做是当代中华文明的宣示,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