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新闻宣传在整个民族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促进民族团结的舆论纽带和基础,更是稳定社会的“安全阀”。民族新闻宣传的常态化和正面宣传的加大,对于整个民族工作的推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每次突发事件的发生都会引起宣传的热潮,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相关的突发事件也不例外。在有关这些事件的宣传报道中,大部分媒体对于舆论导向的把握并没有偏差,却给一些受众留下了“民族即负面”的偏差印象。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偏差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媒体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常态化报道的缺失,造成民族新闻宣传中的“正面”缺位。因此,当与某些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有关的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的目光自然而然地就聚焦到“民族”这个字样上。如今,媒体自身也已发现了这种报道对于社会舆论所产生的影响力,因此在处理类似报道时都采取了“谨慎”的态度。然而,媒体要想真正扭转“民族”在公众认知中的偏差印象,发挥好民族新闻宣传的“纽带”和“安全阀”作用,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来改进: 首先,民族宣传报道要着力打造常态化报道。民族新闻的宣传只有加强常态化宣传报道,才能够逐渐走入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才能够让广大老百姓真实地了解我国的民族地区,了解少数民族。为民族工作打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一要在思想上对涉及民族的新闻宣传给予足够重视,二要在信息的发布上多一些实效性,三要加强主流媒体和涉及民族事务的政府机构的联动机制。这些措施,可以让媒体从多个渠道了解到有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信息,并能够及时地对信息进行发布和解读,让公众了解信息,进而获得对这一信息更为全面的“舆情”。 其次,把握导向,及时传递最有效的信息,减少突发事件中的负面信息传递。舆论导向的偏差,可能直接引发社会的不满情绪,甚至会引起一些恶性后果,造成对社会的“二次伤害”。因此,在涉及民族的突发事件报道中,一定要把握好舆论导向。2014年的乌鲁木齐“5·22”暴恐案发生后,我们看到,记者在医院中不仅采访了汉族群众,还将镜头对准了受伤的维吾尔族群众。这些维吾尔族群众和其他民族的同胞一样,也同样遭受了暴力恐怖主义的伤害。这种报道让很多汉族及其他民族的百姓清楚地认识到,“5·22”暴恐事件是一起恐怖主义事件,暴恐分子的施暴对象没有民族之分,是对各族群众生命的一次惨无人道的蹂躏和践踏。 再次,集中媒体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中国梦”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的梦想。因此,媒体在策划关于“中国梦”、“民族成就”等这些重大报道之前,应加强与主要合作媒体的联动机制,提前进行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有的放矢地去计划一些报道。同时,媒体也需要根据这些计划确定宣传重点和方向,并提前在各自媒体的重要版面、重要节目时段做出安排,同时要在内容上下功夫,挖掘一些真实、鲜活、有生命力的各族人物和事件典型。另外,媒体之间还要相互通气,形成舆论合力,共同打开受众视野。 最后,有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报道内容应“抓实际,抓亮点”,尽量做到“多人物,多故事,多细节”。在信息化的今天,及时掌握舆论的主动权,有效地把握舆论导向,对各项工作的展开和推进都大有裨益。因此,媒体如果在日常宣传报道中,多讲一些民族团结的故事,多展示一些民族地区的变化,多树立一些少数民族发家致富的典型,就能逐渐去除公众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偏差印象。一旦发生有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负面事件,受众会自然而然地发现“这是个别现象”,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是善良纯朴的,民族地区是和谐美好的。 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报道为例。在笔者看来,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宣传,不应仅仅把目光锁定在漂亮的房子、美丽的景色上面,而应把焦点对准人和事,即与村子变化和居民生活改善等有关的方面。要关注那些因政策变化、村子发生变化进而生活发生变化的普通人的故事。通过少数民族的讲述,来展示自己生活和村寨的变化。比如,以前村民都愿意出去打工,现在大家都不愿意出去了,为什么?是因为村子变化了、富裕了,所以他们都不想出去了。那么,村子因何而变?是因为国家和政府的好政策。 在类似的采访过程中,媒体记者应该注意细节,在报道中多接地气,多下基层,多关注具体的人和事,以点带面地进行典型性报道,着力打造各民族整体形象的宣传,逐渐扭转部分公众对民族地区的偏差印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