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李蓝:扶贫要“生态保护+产业发展”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光明日报 陈海波 参加讨论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蓝在调研中发现,为了避免走边发展边污染的老路,一些地区探索出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的扶贫方式。这种“生态扶贫”模式值得继续探索和逐步推广,国家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李蓝委员认为,扶贫不仅要变输血为造血,还要变常见的工业扶贫为绿色扶贫,让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相适应。他调研发现,贵州、云南和广西等地区先后提出了生态扶贫的新思路,并把“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作为扶贫的新模式和新方向。在这种扶贫观念的指导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循环经济和特色产业,促进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
    “生态扶贫目前还面临一些问题。”李蓝委员说,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具有青山绿水的天然优势,开展生态扶贫比较容易,但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如何实现生态扶贫,还需要探索。另外,生态扶贫虽然有良好的造血机能,能开发出一些绿色生态产品,但由于物资流通渠道不畅、规模效应低而导致绿色产品价格偏高,影响了生态扶贫的效果。
    李蓝委员建议,有关部门可及时总结贵州等地的生态扶贫经验,在全国精心布点培育一批生态扶贫试点区和示范区。同时,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并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还要为生态扶贫地区的绿色产品提供有国家信誉保证的“生态产品认证书”,为绿色生态产品顺利走向城镇和市场贴标签、开绿灯,并制定优惠政策,打通生态产品与市场的流通环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