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流布,对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动摇“三大自信”有极其消极的影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不要“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就必须筑牢抵御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三道防线。 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历史虚无主义的核心是唯心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间具有天然敌对性。通过弘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根除历史虚无主义赖以生存之土壤,这是消解历史虚无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干扰的根本策略。为此,我们要坚持历史研究中的客观性、规律性、全面性原则。一是坚持客观性原则。在研究历史时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原历史的真相和本来面目;不能根据一些没有确凿证据的历史细节、虚假的历史材料和未经考证的历史故事,凭自己的主观想法肆意地猜测历史发展的可能结局。二是坚持规律性原则。历史事件不是孤立随机无序的,其发生和发展有内在的规律,要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寻找历史的本源,发现历史的本质,揭示历史发展所应遵循的客观规律。三是坚持全面性原则。在研究历史时必须系统全面地掌握史料,尊重客观历史条件和历史过程,领会历史的复杂背景;不能用片面的、割裂的态度,对待历史中的某些细节,而要把这些细节放入整个历史的宏观发展当中去考察;要在历史活动的全貌中找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以此来区分主流和支流。 增强党史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对人民群众开展正确党史的宣传教育,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途径。过去的党史教育模式存在内容单调乏味、方式呆板陈旧等问题,给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以可乘之机。要防范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必须与时俱进地创新党史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一要科学地研究和宣传我们党光辉的奋斗历史。90多年来,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党史工作者必须理直气壮地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乃至掩盖党经历的曲折,党史工作者要在正视错误的同时阐述党纠正错误、总结经验,从而把党的事业向前推进的过程,使人们从历史根源上深刻领会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原因。二是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增强党史教育效果。要精心组织力量编写高质量的党史教材和读物,组织人们瞻仰革命遗址,参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博物馆和革命纪念馆,学习革命英烈的事迹,增强对党的认同感,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怀和爱党情怀。第三,要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媒体的作用。广泛建立图文并茂、声情融会、浏览便捷、更新及时的党史教育专门网站,各主流网站应多设“读史求实”、“谈往阅今”等历史栏目,使其成为防范历史虚无主义的坚强阵地;党史工作者要敢于和善于在新兴媒体中发声,将自己在党史研究和学习中的体会发表出来,从而带动更多的网民学习、了解党的历史。 构建新的信息传播“把关人”队伍。现代传播学理论认为,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把关人”能够依据自己的倾向,对传播信息的内容和受众的思想、行为等起导向作用。在传统媒体格局下,对信息传播进行把关并非难事。而在网络时代,受众广泛地参与信息传播,信息的获取和发布极为便捷;如果仍完全依赖传统的信息“把关人”和沿用以往的信息把关方式,已经很难过滤掉社会上传播的错误思潮。为了阻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的传播,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构建起一支新的信息传播“把关人”队伍。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牢固确立自身的信息“把关人”角色,紧跟新媒体发展的步伐,主动介入信息传播过程,根据不同媒体传播特点,构建有效的信息传播把关机制。二是明确媒体“把关”信息传播的主体责任,引导媒体工作者强化行业自律,净化传播媒介,做到一切报刊、书籍、广播影视剧不为错误思潮提供传播空间。三是加强教育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等广大知识分子“把关”传播信息的责任意识,引导他们积极传播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观念,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同时积极应对错误思想观点的扩展和落后文化产品的传播。四是要加强网络社会监管,建立网络信息监测、研判、上报、处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网评员、网管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对信息传播的“把关”能力,对网上歪曲党史的谣言迅速予以澄清,及时挽回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使真实的党史占据新媒体传播党史信息的主流地位。五是推进信息传播法制化建设进程,制定以遵守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和信息真实性等为“底线”的网络法规,让信息在法律的“把关”下自由传播。 (本文系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传播条件下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14BDJ05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责任编辑:admin) |